-
日期: 2025-09-06 | 来源: 人民报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93阅兵”刚刚落幕,外界普遍认为此次阅兵不只是对国际“秀肌肉”,更被认为是直接对台湾提出警告。但是,美国华府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于9月3日丢出了一枚震撼弹,直接点明:中共攻打台湾“极度不可能”,且进攻成功的机率反而随时递减。这颗震撼弹直接宣布中共为北京阅兵耗资360亿元人民币全部打了水漂。
武统台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史汀生中心在发布的报告《重新思考威胁:为何中国不太可能侵略台湾》中指出,无论从战略、政治、经济或实际军事层面进行审视,都显示中共短期内武攻的可能性非常低。虽然中共长期以“统一”作为台海政策主轴,美国也持续对台军援,但攻打台湾非但无法快速得手,反而会因技术进步与国际联合阻力,让侵略成本与风险日增。智库研究员格雷泽强调,“现状已延续76年,成功机率不增反降”。
报告指出,若中共军队登陆台湾主岛,随即面临两大困境,直接登陆城市会引发城市战;若选择在乡野地区登陆,只能在缺乏掩蔽的稻田中部署军备,对其极为不利。另外,台湾东部中央山脉占岛上6成地表、地势险峻,成为任何地面攻势的重大障碍。
更重要的是,中美双方均拥有核武,核冲突风险高,为最强阻绝手段。此外,冲突将造成庞大伤亡,加上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衰退压力,恐使中共政权承担重大政治风险,也将使全球供应链与航运运作陷入瘫痪。
不过,报告提出中共更可能采取“胁迫外交”(coercive diplomacy)方式,例如海上封锁、网络攻击等。其主要目的是透过这些手段迫使台北做出政治让步。
吞并台湾密谋全球扩张
众所周知,习近平是最执著于“统一”台湾的中共领导人,多次重申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自习近平上任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两岸统一的重要性,宣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有消息人士在媒体上透露,中共火箭军是习近平亲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军种,这个军种就是为了武统台湾设立的。
2024年10月习近平在视导火箭军时,要求火箭军部队要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旅澳的中国法学家袁红冰年轻时代经常在北京与习近平一同饮用茅台酒。袁红冰在今年7月透露:“中共把吞并台湾作为共产极权主义全球扩张的突破口,习近平在2018年通过修改宪法,把他要吞并台湾的野心写进了宪法,同时中共的党章也纳入了相关的内容,这已很明确地告诉世界,吞并台湾就是中共暴政的基本战略想定,因为习近平追求的是复兴国际共产主义,其中基本的战略想定就是要以中共暴政的名义取代美国,成为国际法的立法者和国际秩序的确立者,而他实现目标的起点就是发动台海战争。”
反对武统台湾被视作政治不忠诚
外媒报道,中国2025年军费预算约为人民币1.7847兆元(人民币),年增7.2%,与去年持平。这是自2022年以来,中国军费预算增幅连续4年超过7%。同时,除了台面上的军费之外,外界质疑中共暗藏军费“黑数”,中华民国国防部2019年国防报告书提及,中国(中共)多年来未公布预算具体项目,许多军事支出款项,实际编列在国务院所属部会,且外国智库也质疑中国军费透明度,推估实际支出,为台面数字2倍以上,按此估算中国国防实际开支恐达3.5兆人民币。中共在军事开支上舍得下血本,但是,习近平自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展开第3任期以来,对中共军中将领进行大清洗,迄今至少有21名将领遭撤职,包括中央军委7名委员中的3人,连掌管近10年将官任命权的高层也遭拉下马,导致军方高层陷入动荡不安。
前中共国防部长魏凤和是习近平执政后第一个亲手授予上将军衔的人,也是习近平任命的第一任火箭军司令,早期的魏凤和在习近平与江派内斗的关键时刻站在习一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最后,也是习近平亲手毁了魏凤和,火箭军高层也几乎被“团灭”。如此大清洗的动作引外界许多揣测,有人解读是习近平失去对共军的掌控,甚至有一说认为其政治地位岌岌可危。也有人指出,这是习近平清洗反对武统台湾的军中将领,不惜对自己亲自提拔的亲信下手。
中共海军司令部的前中校参谋姚诚2023年在《菁英论坛》节目中表示,火箭军出事的将领“大部分对习近平怀有二心,很大部分是属于对习近平不忠或者是政治问题”。姚诚说,火箭军的畏战情绪非常严重,比陆军、海军、空军更严重,因为火箭军的官兵知道一旦爆发台海战争,美国首先要封锁或打掉中共火箭军,面对美军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他们基本上都活不了,所以他们不太愿意打仗,同时又受到习近平高层的压力,“导致火箭军生活在恐惧之中,军心不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