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7 | 來源: 騰訊新聞潛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雲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金融圈正在重新敘事,原本疏遠於傳統金融圈視線的幣圈,成為這壹輪新敘事的主流。穩定幣和RWA的概念方興未艾之時,DAT的風又從美國吹到了香港。
所謂DAT,即Digital Asset Treasury的縮寫。在幣圈,DAT通常指的是持有和管理加密貨幣的公司或者實體。在當下的語境中,大多時候DAT對應的則是上市公司實體,其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比特幣、以太坊或者solana等代幣,業內人士把這壹動作稱為“屯幣”,並使這些代幣成為公司核心資產,隨後上市公司股價隨幣價漲跌而波動。在傳統金融圈,他們又把這壹現象稱為“幣股聯動”。
“幣股聯動是過去這段時間香港贰級市場和幣圈的熱詞。”壹位美股上市公司負責人如是說,他的上市公司已經持有不少比特幣。
僅8月27日壹天,他就參加了8場在港的活動,其中絕大多數都涉及幣股聯動的內容,其中包括在肆季酒店舉辦的“香港數字資產上市公司聯合會”成立儀式、新火科技在君悅酒店舉行的論壇,以及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港大的論壇——這些場活動的內容都涉及了幣股聯動。
趙長鵬在現場表示,壹些公司的財務部門、上市公司甚至國企、央企等,現在無法直接買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但是通過DAT模式,這些公司則可以間接持有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這是DAT模式的意義。他也認為,這個群體實際上規模非常龐大,遠比幣圈大得多。他同時也透露了幣安集團近期正積極參與類似的項目。
騰訊新聞《潛望》獲悉,香港已有獲得國企投資的基金過去這段時間正積極籌劃幣股聯動的項目。壹位在港金融人士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因為國企的錢不可直接投資幣圈有關的基金,但是可以買股票,“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暫時沒有限制”。
公開數據顯示,香港數字資產上市公司聯合會成員公司中的博雅互動、華檢醫療等,已經通過公開市場持有了不少比特幣和以太坊。
壹位在“香港數字資產上市公司聯合會”成立大會現場的上市公司代表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其公司後續也有囤幣的計劃。據其了解,協會中不少會員單位也在陸續啟動類似的計劃。公開數據顯示,該協會共有49家會員單位,其中包括9家美股公司、兩家深圳創業板公司,其余的皆為港股上市公司。
華人圈的幣股聯動熱潮:趙長鵬李林等幣圈大佬紛紛湧入“囤幣”大軍
幣股聯動早在半年多前已在美股市場掀起熱潮。美股上市公司通過公開市場買入比特幣或者以太坊,使公司成為專門囤幣的DAT,其股價隨之跟著比特幣的飛漲,從而在傳統股市中收獲上漲。
美國億萬富翁邁克爾·塞勒 (Michael Saylor) 是該模式的探路者和成功者。2020年,作為美股上市的軟件公司Strategy(之前名為Micro Strategy)的創始人兼董事長,他對外宣布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
他的操作非常簡單:發債或發股——籌錢買比特幣——指望幣價上漲疊加公司股票的“溢價”帶來超額收益,即股價上漲。在這期間,股價持續上漲時,Strategy繼續發債或發股融資,再買入比特幣,如此循環。
盡管邁克爾·塞勒自2020年開始,持續“喊單”多年,但是華爾街的交易員們湧入市場,將該股票當做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代表而建倉買入則是2024年,即strategy股價壹路上漲之時。
行業人士解釋,因為2024年是比特幣第肆次減半(4月20日)後的牛市初期,比特幣價格從年初約45000美元漲至年內高點約103000美元(2024年12月)。MicroStrategy 的股價與其比特幣持倉高度相關。
公開數據顯示,自2022年8月首次買入比特幣以來,Strategy股價已經暴漲了約30倍,現在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堪比星巴克——這也遠超了比特幣自身同期11倍的漲幅。截至第贰季度,Strategy共持有約63萬個比特幣。
這也讓參與Strategy股票建倉的早期交易員們獲得了驚人的收益。
其他公司也開始競相復制Strategy的策略。幣圈數據公司Architect Partners報告稱,在美股市場,第壹季度共有90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有比特幣,而截止第贰季度,這壹數據為142家。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共有61家美股上市公司宣布計劃籌集306億美元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其中大部分發生在第贰季度。
“幣圈從未出現過的如此大規模的買幣行動。”壹位在幣圈深耕多年的美股上市公司負責人在香港表示。他所在的上市公司也持有不少的比特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