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8 | 来源: 三立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提起清朝慈禧太后,多数人脑中浮现的形象是“老妖婆”。这位晚清实际掌权者,曾为满足私欲挪用军费,导致战士因缺乏武器而牺牲,同时还签下多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使百姓生活困苦。因此,在大众印象中,慈禧几乎是权力与腐败的代名词。然而,关于她的外貌真相,史料与外国人的描述却展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面貌。
中国史料对慈禧的记载
中国历史典籍中,对慈禧太后的外貌多有描绘。《满清外史》记录她“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形容她年轻时聪慧、容貌出众。另一位与慈禧关系密切的侍女裕德龄,则在著作中称她“婀娜多姿、光彩照人,气质端庄典雅”。不过,由于裕德龄的作品带有小说性质,部分描写难免被质疑过于美化。
外国人眼中的慈禧长相
慈禧太后在外交场合接见过不少外国人,留下许多对她容貌的评价。
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将慈禧描述为:“美丽动人,年轻美貌,看上去不像年纪古稀之人。假如我事先不知道她已将近69岁,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位善于保养的40岁左右的中年妇人。”
慈禧太后的画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美国画家华士·胡博则在见过慈禧本人后惊讶地表示,比照片更具魅力,甚至感觉“一见钟情”。
更具戏剧性的是,英国军官拜克豪斯在20多岁时受慈禧接见,竟对60多岁的慈禧产生爱慕,还在回忆录《满洲的衰落》中留下“甜蜜瞬间”的描述。
然而,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夸赞往往伴随政治或利益交换,并不足以完全证明慈禧真的貌美如花。
慈禧与相机:从害怕到迷恋
照相技术传入中国后,慈禧一度对闪光灯心生恐惧,认为会“勾魂摄魄”,拒绝拍摄。直到裕德龄向她解释相机原理,她才逐渐接受,并开始热衷于留下影像。
她甚至喜欢扮演观音形象拍照,至今仍有相关照片流传。慈禧对自身容貌极有自信,还曾借由“照片外交”展现国威。
慈禧太后扮演观音。(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慈禧肖像与国际展出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凯瑟琳为慈禧绘制的肖像画被公开展出。画像中的慈禧端庄典雅、手指纤细白净,虽然与照片中年老的形象有所差距,但更符合西方审美。此画后来被慈禧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现收藏于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