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1 | 来源: 读者人物 | 有4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父亲只安排了一个人进公司。”
这是宗馥莉在2024年接任娃哈哈董事长后,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很多人没注意这句话背后的锋芒。
但在她站上董事会的那个晚上,杭州另一处的教室里,她的同父异母妹妹宗婕莉,正在给一群中学生讲英语语法。
同一个父亲,同样的姓氏,却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一个掌控着中国最大民营饮料帝国的方向盘,承担着成千上万员工的未来;一个安静地躲在体制内,用心理学背景在教书育人。
这不是豪门宫斗剧,也不是媒体杜撰的虚幻故事。
这是宗庆后亲手写下的家族现实。
她的母亲施幼珍,是宗庆后的原配。
宗庆后当年创业忙得连觉都顾不上睡,更别提陪孩子。
馥莉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写作业,耳边是车间的噪音,鼻子里是食堂的油烟味。
没人告诉她将来是“公主”,她只知道,父亲在拼命,家里靠的是厂子。
14岁,她被送到美国留学,学的是国际商务。
2004年毕业后回国,她没进总部,也没直接当高管,而是从娃哈哈萧山二号基地的副主任干起。
白天看设备,晚上盯物流。
她在流水线上蹲点,在质检口站岗,从生产到销售,一路摸了三年。
2007年,她自立门户,创办宏胜饮料集团,把自己放在了最硬的市场上。
这个集团从一条饮料线起步,后来做到上下游全链条,成为娃哈哈最重要的供应端之一。
2016年,她推出Kellyone果蔬汁,进军高端饮品市场。
2021年,她成为娃哈哈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接手集团业务。
在外界还在看“宗庆后之后谁来接班”的时候,她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核心管理。
她的母亲杜建英,曾是娃哈哈内部高管,比宗庆后小21岁。
据传,当年宗馥莉出国留学时,杜建英以“监护人”的身份陪同前往。
在美国期间,她秘密生下了宗婕莉。
这种隐秘的家庭结构,为后来的家族矛盾埋下了伏笔。
宗婕莉在美国长大,读的是心理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外语流利,气质温婉,看起来更像一位教授的女儿,而不是商战之中的“继承人”。
她从未在娃哈哈任职任何实质岗位。
虽然名义上挂着几家公司的董事头衔,但从未出现在董事会议事名单中。
回国后,她选择留在杭州一所国际学校教英语。
对于外界,她几乎没有公开发声,也从未就宗庆后去世后的继承问题主动回应过。
她安静,稳妥,规避一切风头。但2024年,一切悄然改变。
宗馥莉在宗庆后去世不到一个月后,就做出一个让外界震惊的决定:关闭了18家由同父异母弟妹担任董事的娃哈哈分厂。
这一步,几乎等于公开宣告了权力归属的重整。
宗馥莉不再退让,也不再模糊地界定“家族成员”的角色。
很快,香港法院公开了一个更大的动作——宗婕莉以及她的两个弟弟宗继昌、宗继盛,对宗馥莉发起诉讼。-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