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9 | 来源: HK01|应濯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自古以来,无论东西方,官员群体的道德和能力往往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治理绩效。好的官员群体,是好政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好政府又是良政善治的必要条件。
正如传统中国的经典作品《贞观政要》所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革命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进步,尽管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都离不开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的积极推动作用。
多年以来,关于怎么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官员群体,至少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政治具有浓厚的贤能政治面向,层层考核与磨练的严格选拔体系让中国产生一大批能力突出的官员,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打下基础。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政治至今仍被官僚主义困扰,官员选拔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容易被裙带关系影响,经常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公允地说,上述说的两种面向都是客观存在的,都能找到对应的证据。中国作为一个广土众民的超大型国家,国情本就错综复杂,有不同的面向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离不开一批改革家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翻天覆地变化,无论怎么说,都离不开一批批鋭意进取的改革家、有为官员的积极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中国官场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腐败、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又是客观事实。关于这点,2021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份历史决议曾专门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的官场弊病:「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所以今天中国才需要反腐,才需要提升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怎么保持和扩大中国所具有的贤能政治面向,怎么大幅减少官僚主义、腐败、劣币驱逐良币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若想谋求长治久安、良政善治之道,当务之急是总结和反思中国现有的官员选拔体系,及早进行查缺补漏。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官员选拔体系颇为神秘,通常的分析只知道基本的规律,却对具体的选拔过程知之甚少。最近,笔者有读到长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发表在中国官媒《人民论坛》的一篇文章《县乡政府治理的危机与变革》,里面有探讨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中国官员选拔机制的变化,即在党政核心领导层主导官员选拔的程序之外新增民主推荐的投票程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