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04 | 来源: 情况有点复杂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国国庆 | 字体: 小 中 大
湾区之眼,每天成千上万的读者或遭“甲醛”袭击
深圳,一座永远在奔跑的城市,为自己最新的文化皇冠——“湾区之眼”书城,按下了启动键。开业那天,人潮几乎要溢出这座13.1万平米的巨型建筑。媒体的闪光灯下: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客厅、每年千万级的客流预期。国庆假期第一天,12.6万人次的客流数据,似乎印证了这场盛大的成功。
这是故事的A面。光鲜,宏大,充满了“深圳速度”式的骄傲。
现在,我们切换到B面。一个更真实,也更刺鼻的维度。
在社交媒体的角落,在朋友间的闲聊里,另一种声音开始蔓延:“味道太大了。”“逛了半小时,头晕。”“一股没散掉的装修味。”……这些抱怨,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细针,戳破了那个完美的气球。
一个巨大的悖论摆在我们面前:一座“以人为本”、“舒适惬意”的文化殿堂,为什么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生理性的不适?
这不仅仅是一点“新房子的味道”那么简单。它是一种信号,一个警告。它告诉我们,在一场关于城市雄心、文化地标和公众健康的博弈中,有些东西,可能被悄悄地牺牲掉了。
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面临“毒气”争议,何以至此?
要搞清楚为什么“味道很大”,我们得先扮演一次侦探,追溯气味的源头。这股让鼻子和喉咙感到不适的味道,其实是一锅由多种化学物质熬成的“迷魂汤”。
主角通常是这几位:
甲醛:一类致癌物,胶水和人造板材里的“钉子户”,释放周期长达数年。
苯系物:油漆和涂料里的“芳香刺客”,闻起来有点“香”,但对神经和造血系统有潜在危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