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8 | 来源: 科普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一段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里,一位名叫盖伦·温索尔(Galen Winsor)的男子站在讲台上,从瓶中倒出一撮黄色的粉末。
他先是用盖革计数器对着粉末,仪器立刻发出密集的“咔哒”声,证明其具有放射性。
随后,在观众的注视下,他将这撮粉末倒入手心,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吞下。紧接着,他把盖革计数器凑到自己脸上,仪器再次“咔哒”作响 。
这人不仅吞下后没事,还活到了 2008 年。因此,在他进行这次着名的公开演示后,他又活了超过 20 年 。据报道,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巡回演讲中,曾重复这一行为多达 77 次 。关于他去世时的年龄,不同资料的说法略有出入,有的记录为 82 岁,有的则为 86 岁 。
“吞铀”之后还没事?这怎么可能?它直接挑战了我们对“核”与“放射性”的常识性恐惧。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秀”
视频记录的事件真实发生于 1985 年,是温索尔一场名为“核恐慌骗局”的巡回讲座的一部分 。
温索尔并非一些视频里所说的物理学家,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核化学家。他曾在着名的汉福德核设施工作,负责设计和运营钚的提取流程,甚至担任过安全主管。深厚的专业背景,让他看起来像一个敢于说出“行业内幕”的权威专家。
然而,这场讲座并非纯粹的学术交流。它的赞助方是约翰·伯奇协会(The John Birch Society),一个以极端反政府、反商业监管而闻名的美国保守派组织 。
温索尔的核心论点与该组织的议程不谋而合:他认为公众对低水平辐射的恐惧是被过度夸大的,其背后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阻碍核技术发展而策划的阴谋 。他甚至宣称,着名的三哩岛核事故是“从未发生过的捏造事件”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