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24 | 來源: 潛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金價,正在成為壹道分割線。
“越看越貴,怎麼辦啊?” 何浩盯著櫃台裡1278元/克的金價,忍不住歎氣,這已是他第叁次專程進店詢價。半個月前,他看中的婚慶手鏈價格從1.6萬飆升至1.92萬——單條手鏈多花3200元,瞬間讓他的婚禮預算超支20%。高昂的金價,讓他的婚姻大事,憑空多了壹道坎。
金價的飛漲,早已不是局部現象。10月21日,紐交所COMEX黃金期貨盤中飆升至4398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國內市場也同步升溫,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的金價逼近1300元/克關口,與國慶前相比漲幅超過20%。受此影響,周大福計劃在10月底上調金價12%-18%,老鋪黃金則將於10月26日啟動年內第叁輪漲價。“搶金潮”從北京壹路蔓延至悉尼,全球金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然而,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改變了消費,也攪動了投資市場。招金黃金股價暴漲241.81%、黃金ETF定投6年收益率逼近95%、“月薪7000,靠定投壹天也能賺200”的故事在社交平台刷屏。與此同時,工商銀行、上海黃金交易所接連發布風險提示,銀行紛紛上調黃金投資門檻警示風險。
市場的分化也愈發明顯。壹邊是准新人們對“伍金”預算犯愁,“等還是買”的爭吵頻頻上演。另壹邊,金店回收業務暴漲至平時的兩倍,有人壹次性拋售價值50萬元的黃金,早年投資客們在社交平台開啟“凡爾賽”式的盈利分享。
財富的天平正在悄然傾斜。“租金結婚”“折現代替”成了准新人們的無奈之舉,而“賣金過日子”“落袋為安”則讓早年囤金者收獲了意外的驚喜。這場金價狂潮,不僅是數字的起伏,更是壹道橫亙在婚姻、投資與生活之間的現實難題。
壹條手鏈半個月貴了3200塊,年輕人“放棄伍金”結婚
年底就要結婚的何浩,還在門店內跟女朋友商量著要不要暫時放棄“伍金”。
國慶前,他陪著女朋友跑了多家金店,最終在潮宏基定了壹條15克的手鏈。當時金價1078元/克,疊加每克減100的優惠,折算下來978元/克,算上工費總價約1.6萬元,性價比讓他很滿意。
可沒等提貨,台風突襲廣州,交貨被迫擱置,門店最終只能全額退款。何浩沒太在意,想著國慶出游回來再重新買,卻沒料到半個月後,黃金市場徹底變了天。
再到門店時,同款手鏈的金價已飆到1278元/克,優惠力度也明顯縮水,只給每克減80,折算後1198元/克——比國慶前貴了220元/克,總價直接漲到1.92萬元,單條手鏈就多花了3200元。
他原本給“伍金”留的預算是8萬元,現在壹條手鏈接近2萬元,這份“結婚剛需”突然讓他沒了底氣。好在女朋友很體諒,勸他“再等等,不急”。
金價天天刷新高,讓何浩心裡始終忐忑不安。他和女朋友都是潮汕人,雙方家長早已把黃金視為婚禮標配,放棄“伍金”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然而,剛在廣州買下新房,也讓他們手頭拮據。更讓何浩郁悶的是,如果工廠按時交貨,他本可以以較低價格買下手鏈,還順便購齊其他“伍金”;如今婚金成本上漲近20%,讓他難以接受。
何浩忍不住問了問早年結婚的朋友,對方結婚時10萬元預算,2021年金價大約是470元/克,壹口氣買了200多克“伍金”。對比之下,如今的金價更讓他犯難,等、怕繼續漲;買、又超預算。
何浩的困境並非個例。面對居高不下的金價,年輕人們開始探索各種應對方式。有的人跳出“買或等”的糾結,選擇了更靈活的方案——“租黃金結婚”。今年國慶辦婚禮的陳方圓,花費5000元租下約500克黃金,包含鳳鐲、項鏈等婚飾,租期壹天,從早上的儀式到晚上敬酒全程夠用,婚禮結束後還有專人上門回收。
“按現在的金價,買這些黃金得花近60萬,租壹天才5000塊,太劃算了。”陳方圓算得很清楚,“我們不是要投資黃金,畢竟只是婚禮儀式要用,沒必要把錢砸在高價黃金上。”
但對多數有“買金剛需”的結婚群體來說,租黃金只是少數人的選擇。網友柚柚就吐槽,去年年底和男友計劃買100克黃金當婚飾,6萬元預算原本綽綽有余。可婚期定了後,兩人總想著“再等等說不定會降”,觀望來觀望去,金價沒降反漲,兩人也常因此事吵架。
也有家庭選了更直接的應對方式——“不買金”,直接把計劃買金的預算折現給女方。這個決定也被不少網友贊同。只是對更多像何浩、柚柚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高漲的金價不只是數字變化,更成了婚期裡的壹道難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