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30 | 來源: ettoda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總統川普30日在南韓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川習會」剛剛在南韓釜山落幕,外界預期美中敲定貿易框架協議,為雙邊關系帶來穩定性。但《紐約時報》壹篇社論指出,「不要指望習近平跟川普能夠穩定世界」,不論2位領袖發表哪些言論或達成何種握手協議,都不太可能代表真正的長久和解,「歡迎來到新的強人時代」。
《紐約時報》28日社論指出,當今世界處於緊繃狀態,聯盟關系瓦解、暴力沖突頻傳、動蕩仿佛成為常態,正是因為全球領袖日益傾向透過「個人意志」而非「遵循規則與共識」治國。
盡管2人與各自領導的國家均存在巨大差異,但川普與習近平都試圖讓國家政治體制順從自己的意志,「川普把共和黨挾持為個人政治工具,習近平對中國的控制程度就連毛澤東也會忌妒。」
由於缺乏國內約束力,他們掌握的談判自由度很大,卻也導致任何潛在協議都很脆弱,非常容易變化,即便違背承諾或突然改變路線,在國內也幾乎不必承擔任何後果。
此外,「缺乏約束可能不利於全球安全」,因為強人不會面臨問責,不必實現承諾,因此威脅也缺乏可信度,對手很難判斷真正的紅線在哪裡。舉例來說,川普多次向普丁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烏克蘭停火,但都被系統性地無視。
在這種環境下,國際行為的保護機制逐漸消失,增加了沖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專制領袖被阿諛奉承、助長其自我意識及政策信念的應聲蟲圍繞,更可能冒險、發動戰爭與升級沖突。
例如普丁嚴重誤判烏克蘭而發動戰爭、川普在加勒比海「法外處決」涉嫌販運毒品者並威脅攻擊委內瑞拉、習近平在南海及台海展開的公然軍事行動等,「跨洲沖突已經在上升,在這種領導人掌權的情況下,仍會持續下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