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9 | 来源: 胡侃社会百态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今天,我们要解剖一个引发全网震动的案件——贵州石缝埋尸案。
这起案件的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融合了长期骚扰、残忍虐杀、裸身抛尸、巨石镇压等令人发指的元素,更在于凶手杀人后那令人脊背发凉的“表演”。
他混入搜救队,吃着受害人家的饭,打探着警方的消息,甚至在案发第二天,还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唱歌视频,配乐的歌词是:“你离开以后……”
更吊诡的是,当现代刑侦手段一度陷入僵局时,压垮这个冷血凶手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一场充满“玄学”色彩的法事。
消失的割草人与“热心”的搜救者故事,要从2023年7月3日那个清晨说起。在贵州的山村里,被害人王秀珍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出门去割草。但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回来。
家人察觉不对,开始疯狂寻找。此时,一个叫熊某的村民“热心”地出现了。他是受害人丈夫的“半个亲戚”,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
熊某的表现堪称完美。他不仅加入了村民组成的搜寻队伍,在山野间大声呼喊王秀珍的名字,表现得比谁都焦急。在搜寻的间隙,他还多次“自然”地到受害人家中,与家属同桌吃饭,端起碗,叹着气,一边扒拉着米饭,一边“关切”地打探:“哎,找到什么线索没有?警方怎么说?”
如果奥斯卡有“伪装者”奖项,熊某当之无愧。
然而,家属和警方当时都不知道,就在这位“热心村民”的皮囊之下,藏着一颗怎样扭曲和怨毒的心。
在王秀珍失踪前的一个多月里,也就是2023年5月,熊某的手机里留下了近60次拨打王秀珍电话的记录,结果是:无一接听。
这近60次的拨打,不是问候,而是赤裸裸的长期骚扰。当这种病态的“求而不得”累积到顶点,就变成了怨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