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09 | 来源: 湖南卫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山,总把人隔开;水,又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在滇黔的群山与江水之间,各民族怎样融合共生?11月10日22:00,纪录片《因为长江》第三集“滇黔·合脉”篇将于湖南卫视、芒果TV、山海APP同步播出。本集聚焦长江流域滇黔文化区域,从云南昆明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事件展开,深入云贵高原,以“滇国相印”封泥、战国牛虎铜案、立虎辫索纹耳铜釜等出土文物为载体,讲述长江上游多民族、多文化跨越地理阻隔,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的故事。
“滇黔·合脉”篇开篇来到长江第一湾畔的石鼓镇,在这里,彝族牧民熬制着酥油,纳西族汉子用镜头记录着老街的日常……这是云贵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缩影。云贵高原雪山、峡谷、湖泊等多地貌并存,古滇、夜郎、南诏、大理等多文化接续,纳西族、白族、苗族、彝族等多民族相融。而金沙江像一条纽带,孕育滋养出这方水土的合脉交融。
历史交融的答案,深埋在这江水畔的泥土之下。镜头跟随考古工作者的脚步,走向滇池东岸的河泊所遗址。经过多次发掘,一个在《史记》中不过三百余字的古滇国,逐步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中,2019年出土的“滇国相印”封泥,确证“西汉置郡”的史实;2024年出土的益州铭文瓦当,进一步表明“汉朝中央政府专门设了一个职位,来管理古滇国的事务”;另外,河泊所遗址还出土了一批从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末期的简牍,勾勒出汉王朝对该地区的持续治理体系。这些文物印证了“同城双系统”的治理智慧,见证着西南地区稳步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