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1-11 | 来源: 火星宏观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银行直供房激增源于不良资产压力,产权清晰、低价吸引买家,却将成房价“屠夫”。昔日地产金主银行变脸为房产空头,海量供给将重塑市场,可能推动房价螺旋下跌。此模式恐压垮楼市,加速房地产出清,宣告炒房时代终结,回归居住价值。
一、媒体披露,比法拍房更灵活的房价屠夫“银行直供房”上市量激增。
近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匹“黑马”——“银行直供房”。据媒体报道,一套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第三方平台以150万元成交,买家直接与银行完成交易,而非传统二手房东。这种模式下,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以及兰州银行、吉林银行等地方性银行,通过阿里资产、京东等在线平台,大规模直接销售房产。
京东资产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兰州银行挂牌直售房产1130个,2025年激增至1779个;吉林银行挂牌超2000个,天津银行接近1300个。农信系统更庞大,四川农信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挂牌超25000个。
与法拍房相比,“银行直供房”具有更灵活、更低风险的特点。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这种模式本质上类似法拍房,但银行在挂牌前进行三轮产权核查,剥离隐性租约、二次抵押等隐患,避免买家“接盘炸弹”。
广州某房产中介店长透露,法拍房常因长租约或占用纠纷导致无法入住,而直供房产权已归银行,瑕疵基本清除。
此外,银行直供房与法拍房的价格机制也不同:法拍靠竞价易“越拍越贵”,直供房定价平稳,常低于市场价10%-30%。

在房地产市场伴随着月经式救市政策持续下行了四年后,银行直供房现象突然备受关注,是因为:
第一,是规模激增,尤其是中小银行和农商行;
第二,银行从“To B”(对企业)转向“To B和To C”(对个人)并重。2025年以来,农行挂牌超640个房产标的。李宇嘉表示,随着银行业绩考核加强和地产下行,银行直供房将成为房源供给重要渠道。
第三,大幅拉低市场价。如兰州农商行一房产单价仅2300元/平方米,而同小区二手房达3300-4600元/平方米。
需要提醒的是,银行直供房与法拍房一样,也有可能被债务人或第三人占用,清退不确定性仍存。尽管如此,这种“房价屠夫”正加速资产处置,吸引刚需买家“捡漏”。
二、银行直供房的背后,是金融系统不良资产压力的不断上升。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