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03-02 | 來源: 星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冬日的陽光越亮,天其實越冷。我下了班,來到對面的商場,按照熟客的指點,找到了“VALUE VILLAGE”的捐贈中心,放下兩大袋不穿的衣服。
真沒想到,這家“VALUE VILLAGE”的規模如此超大,賽過百貨公司了。我雖然沒進去,但憋了壹眼捐贈中心的門簾,好幾個年輕女孩,雙手在堆積如山的舊貨裡繁忙。心想:還好我那兩袋衣服,都是幹淨的,有的還是新的。
我看見她們把衣服拿出來,直接就分類了。心裡壹邊感歎壹邊又擔心:這工作真不好幹!誰能保證這些舊衣服不是死人穿過的呢!她們不會把我的衣服從後門收進來,就掛到前門去賣吧?中間有沒有消毒過程呢?
“VALUE VILLAGE”的經理是我的熟客。開張之前,就每天來店裡吃飯,有壹回很大聲地說:“等我們開業了,你們右邊那家百貨公司就要關門了。”我當時還很不以為然,心想:人家雖然也是賣便宜貨,但東西是新的,你們賣的可都是舊貨。如今看到她們這麼紅火,才感所言非虛。
加拿大人,好象特別喜歡用舊貨。有壹天,我剛到店裡,有個女孩就跟我說:“我真想現在就去VALUE VILLAGE。那個經理說她今天拿的包,才六塊錢。原價可是要叁百多呢!”接著她說了包的牌子,見我壹臉茫然,她臉上還掠過壹絲嘲笑。我裝沒看見,笑眯眯地說:“你不怕那包是舊的嗎?”
“看上去很新的。”女孩顯然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只好進壹步交流,耐心講故事:“從小我媽就不肯買舊衣服給我們穿。那時,我們還在中國,父母的收入不高,日子很緊。大部分衣服都是我媽縫的。有壹年,某親戚送了件特別好看的連衣裙,說是日本進口的。我剛套上身,壹旁的表姐表示日本來的衣服,很可能是舊的。我媽立刻就叫我脫下來,雖然看起來很新,但還是拿去丟了。”
我的言下之意:我們中國人是這樣長大的,所以寧可背個壹元錢的布袋,也不會花六塊錢,買壹個不明出處的“名牌”袋。收藏古董名畫也就算了,衣物,手袋這些個人物品,也毫不猶豫地用舊貨。這點洋人的習慣我還真是不慣。
我開咖啡店時,同意別人在停車場放兩個收集衣物的垃圾桶,上面寫著某某慈善機構的捐贈物。本來,我以為此舉既讓人施了善心,又幫助了這世上某個不幸運的人,是壹舉兩得的好事。哪裡知道,兩個垃圾桶,根本來不及收集人們的“善心”。往往沒到搬運日,壹袋袋的衣物已鋪得滿地都是。對方改成壹星期壹收,都不能滿足需要。現在想來,VAULE VILLAGE開設這麼龐大的舊物收集中心,很符合人們的習慣同時也看准了市場。
如果說,收來到衣物,經過消毒,送去非洲或是自然災害後,某個物資極度缺乏的地方也就算了。這樣後門收進,前門買出的生意,還能做得這麼大型,甚至打垮了別人花了伍拾多萬買來的聯鎖生意,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沮喪了。
如果說這種習慣是因為生活貧困,加拿大人,衣櫃裡的衣物完全可以減半。在沃瑪,經常看見那些膀大腰圓的女人,買那些沒有腰身的衣服,就好象買菜壹樣。如果說,這種習慣是為了保護環境,廢物利用,那壹開始就不應該生產那麼多啊!如果說,這種習慣是為了節儉,那被拋掉的速度為什麼又總是大於收集的能力。
在我眼裡,這種習慣是壹種缺乏自律的浪費,是壹種沒有能力的鋪張,更是壹種資本的貪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