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1-11-24 | 来源: 新浪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驾照相关 | 字体: 小 中 大
来到美国生活,如果不会开车,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处处感到不便。尤其是在地旷人稀的西雅图地区,如果不能开车,上超市买菜都成了麻烦事,一般来说开车也得走上15分钟左右的行程,除了超市周围的住户外,几乎就没有步行去的。因此,我的女儿来到这里后,参加的第一个考试就是考驾照。
女儿在国内上“大四”的时候,就经过司机学校的严格培训考取了驾照,在北京又工作了四年,算起来驾龄也有五年了。要说呢,在美国再考个驾照不算麻烦事,可是偏偏遇到了麻烦。
为了顺利拿到美国驾照,女儿一点也没马虎。一方面把美国的交通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一方面又让我的女婿带她多次熟悉路面。到了考驾照那一天,笔试顺利通过,得了个满分;路考却出了岔头,结果却没有通过。原来上路后,考官出了不少难题,一会儿超车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女儿都一一破解。将要返回时,那位考官突然又让停车,女儿急忙停车后,考官却摇了摇头说道,这里不许停车,你还得继续熟悉美国的交通规则,提高驾驶籍技术,对不起,请您下次再考吧!说着还指了指道边的路标。原来,路边有一个此处禁止停车的路标,女儿下意识听取了考官的指挥,没有看到这个路标。这个考官实在太刁难人了,竟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女儿回到家后,越想越来气,真有点儿被捉弄的感觉。女婿安慰她说,没关系,咱们的女同胞在这里考驾照很少一次通过的,我再给你找个当地的驾校老师辅导一下,咱们下次再争取!女儿也知道,中国女人在美国考驾照常遇麻烦,一般都要考上两、三次。女儿考前认真准备,就是想一次通过,没想到这老美的考官还有这一手,真是气死个人!
没有法子,来到人家的国度,就得听从人家的规矩。女儿也只好按照女婿的安排,向美国的驾校教练请教了。
女婿通过朋友关系从当地驾校请来了一位女教练。这位女教练名叫妮可,已有50多岁了,个子不高,长得园园胖胖的,走路也慢慢腾腾。不过,她一坐进车里马上精神唤发,动作特别麻利,讲话也特别干脆。听说她在这一带教车很有名,是驾校的老教练了。女婿的朋友和太太都是她教出来的。这次妮可教女儿开车还是看在女婿朋友的面子上,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来辅导,因为她带的学生已经满员了。
妮可很负责也很热心,带我女儿练了3节课就宣布“OK”了。第一节课,先让我女儿自己开了半小时,然后停下来,在充分肯定女儿驾驶技术的基础上,又告诫女儿在美国开车一定要利索,处理路况问题要果断,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显得技术熟练。接着,妮可就做了示范。第二节课,她又带我女儿在当地驾照考官所有可能路考的路段上跑了个遍,把这些路段的路况路标全部熟悉了一下。第三节课,妮可自扮考官,把驾照考官可能出的问题几乎都出了一遍,直到我女儿开车能够完全熟练地反映后,她才高兴地拍了拍我女儿的肩膀,鼓励说,放心去路考吧,一定会通过的。
话虽这样说,到了路考那一天妮可也来到了现场。考官和妮可很熟悉,相互热情地打了招呼,就带我女儿上路了。在路考中,考官根本没有由于和妮可熟悉而有所放宽,似乎比第一次路考更加严格,但是无论如何变幻花样,都在妮可事先带我女儿预习的范围之内,女儿当然顺利通过了。
路考下来,女儿当即拿到了临时驾照,正式驾照制好后,会及时寄到家里。妮可似乎和女儿一样高兴,诚挚地向女儿表示祝贺。女儿高兴地请妮可教练吃了一顿快餐,她们坐在一起向老朋友一样聊起了家常。原来妮可至今未婚,还是一位小姐。为了免除下班后的寂寞,她在30年前就开始招房客,住的最多最久地是中国女人。因此,她对中国女人有很深很好的印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