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07-23 | 來源: 揚子晚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本報7月10日、17日曾連續報道《男子吞釘後跑醫院求救》、《揚子晚報聯手央視揭秘“吞釘男”》。“吞釘男”為何要自殘吞釘,以制造轟動新聞?
他吞釘,知道難受,這說明他並非堅信自己是“金剛不壞之身”;他也不堅持自己編造的故事的真實性,這說明他並非是“妄想”。如此,可以排除他患有嚴重的精神性疾病;他應該是個有嚴重心理障礙的人。
心理學認為:成年人的心理障礙,多是小時候沒有建立起安全型的“依附關系”所致。那些因種種原因,沒有給18個月之內的親子以足夠關愛的人,要當心!
采訪專家:南京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主任 張純
1 鬧騰是為了引起親人關注
6月份,查澄華曾因吞釘,出現在蘇浙壹帶叁個地方的醫院;7月4日,他出現在南通,自稱因拒絕加入傳銷而被強迫吞下鐵釘;7月9日,他來到常州,自稱被養父母強迫吞下鐵釘······
他為何要如此自殘呢?為了引起親人關注!
他多次吞釘,將動靜鬧大,當地民警確實將他那多年沒見的父親,給帶到了他因吞釘而住進的江陰市中醫院。
前幾天他出院了,說是要到他“杭州的姑姑家”。其實他並沒有“姑姑”,如此編造,在潛意識裡,就是“想回家”!
無獨有偶,前不久,有則新聞也曾引起大范圍的轟動。有位上初壹的女孩,以自己母親的口吻,給有關方面打電話說:“我的女兒被劫持了!”同時還說:“我找女兒已經找得要虛脫了!”
她為什麼要這樣?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她自認為,有了弟弟後,父母就不喜歡她了。
再如,南京有位27歲的外企漂亮女高管,時不時地會鬧騰壹次“割腕自殺”,讓家人驚魂。她為何要如此?原因是,“每次割腕後,父母都會停止他們的冷戰,而對我關懷備至!”
想想我們小時候,是否都有如此“鬧騰”的故事?
壹位朋友說,他小時老裝病,先喝口開水,然後說頭疼,媽媽壹量體溫,嚇了壹跳,立刻抱他上醫院,他依在媽媽的懷裡感到很溫暖。而平時,媽媽要上班,很少抱他。
還有位朋友說,他上小學時成績不好,老師很少關注到他。有壹次上課,有位同學用小紙頭打他,他立刻用小紙頭回敬過去,老師很生氣,把他倆拎到辦公室好好地批評了壹頓。他說,他當時根本沒聽到老師在說什麼,只是覺得被老師這麼近地注視著,心裡感到很快樂。以後他上課就總愛鬧出點事,以獲得老師的批評(關注)。
2 人人需要安全的依附關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