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0-05 | 來源: 世界日報 | 有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大溫房市成交量大幅萎縮,有學者認為正常,有學者卻認為是泡沫化前兆。圖為去年溫西某路段多戶獨立屋同時售出的榮景。(本報資料照片) slideshow 大溫房市交易持續大幅萎縮,9月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32%,且房屋價格已現松動。不過學者的看法兩極,有的認為是正常交易循環,有人則認為是泡沫化前兆。地產業者歸咎於海外投資者及移民減少所致,特別是聯邦移民部凍結投資移民申請案,准備提高投資金額等因素,可能都有些影響。
今年以來大溫房地產成交量持續下滑,大溫地產局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僅1516戶成交,較去年同期的2246戶大幅減少32%,並較前壹月份下滑逾8%。過去幾個月相對平穩的房價也現松動,地產局采用的「房價指數」(HPI)同比下跌0.8%,更較前叁個月下跌2.3%。
卑詩大學商學院教授桑莫維(Tsur Somerville)認為大溫房市走勢仍屬正常交易循環,2011年房地產交易熱絡主要是溫哥華冬奧的聚光效應仍在,今年成交量自然不如去年。
他說大溫房市成交量減少的情況從去年11月就開始,現在確實不是每個工地都有人徹夜排隊等著購買,有的建案賣得好,有的建案賣得差,但這這些都很正常,除非情況加速惡化,否則他不認為市場會比我們預期的更糟。
西門菲沙大學財務管理教授帕羅夫(Andrey Pavlov)卻有截然不同看法,他說地產局公布的「房價指數」僅微幅下跌,但這是誤導(misleading),因為在多頭市場,不管好房子或爛房子通通會成交,但在空頭市場,只有賣相最好的房子能成交,因此需要壹段時間才能從這類以「交易為基礎」(transaction-based)的指標中反映房價的真正跌幅。
★房價恐續探底
他舉溫西克茨蘭奴(Kitsilano)壹帶僅余土地價值的老舊獨立屋為例,售價已下跌10%到15%,未來跌幅還可能擴大。
盡管聯邦推出緊縮信貸及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對溫哥華房市帶來壹些沖擊,但帕羅夫認為主要關鍵還是溫哥華房價已明顯高估。
但與紐約市相較,溫市房租收入只有壹半,相同職位的年收入也僅有50%到75%,且美國房貸利息可以抵稅,但加拿大無此憂惠,代表本地持有物業的成本高於美國。在國際人才與資金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他找不到可以長期支撐溫哥華這種低「租金房價比」(price-to-rent ratio)的理由。
地產代銷業者古德(Cam Good)認為大溫房市交易量下滑主要是海外投資人及移民減少所致,他說自從聯邦政府關閉投資移民計畫後,加拿大移民國的光環就褪色不少,現在這些人士的目光已轉往美國。
他說美國政府推出的EB-5投資移民計劃,,現在已被許多富裕移民視為更好的選擇。過去中國投資移民只要存80萬元給加國政府5年即可取得身分,但現在已中止。所幸還有過去申請的人抵埠,但只會愈來愈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