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1-06 | 来源: 北美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1 陕北,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陕北人的丧葬习俗就颇具有特点。
9月23日上午9点,我们的SUV从绥德的郭家沟村向宜川壶口进发。
当行驶至延安的延长县交口镇时,我们被公路上的鞭炮声和长长的身着白衣、捧着遗像、抬着花圈、举着高高耀眼迎风飘动金银幡子的队伍所吸引,大家不约而同地说道:是丧事;经过短暂的询问和拍摄,我们决定壶口不去了,留下来进行深入地拍摄。
我们跟随着丧事队伍行进了一段时间,转而下了公路,不远处的半山坡上能看到有一排窑洞被各种颜色的花圈所围拢,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此时,锣、鼓、镲和一阵阵悠长凄凉的唢呐声,在黄苍苍的山塬上传开,披麻带孝的人们淌过一条小河沿着山间小路向上攀行。
在陕北,葬礼又叫“白事”、“丧事”。我来过陕北多次,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隆重的白事,我们从中午12点一直拍到晚上近10点。下午,事主家还特意炒了几 个菜,先按排我们吃了饭,一家人的和蔼可亲让我们感动……。晚上我们就住在镇上,因第二天要为老人上山土葬,更需要拍些照片,早晨我们每人吃了一桶方便面 后,又早早来到了事主家前临时搭建灵堂的半山坡上。
因病去世的老人叫冯秀珍,80岁,家住延安市延长县交口镇的李家崖村。老俩口共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子孙后代共117人,四世同堂。在陕北,像冯秀珍 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出殡,被称为“喜丧”,人活百岁,难免一死,老人生时幸福,死后亦可含笑九泉了。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所谓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为老人高高吹响上山的唢只,体现陕北人骨子里那种知生知死的达观意识。
▲2 长子手捧母亲的遗像,心情悲痛。
- 温哥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