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2-11-29 | 來源: Edwin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蔣介石 | 字體: 小 中 大
嚴家淦在蔣介石病逝7個多小時後便繼任“總統”,時間之快為歷史罕見。嚴繼任“總統”後的第壹道命令就是:
蔣介石遺體靈櫬置於“國父紀念館”。
特派倪文亞、田炯錦、楊亮功、余俊賢、張群、何應欽、陳立夫、王雲伍、於斌、徐慶鍾、鄭彥菜、黃少谷、谷正綱、薛岳、張寶樹、陳啟天、孫亞夫、林金生、沈昌煥、高魁元、賴名湯等21名大員組成治喪委員會。
與此同時,“行政院”宣布叁件事:
(1)自4月6日起,歷時壹月為“國喪”期,“國喪”期間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集會(後改為4月6日至17日);
(2)軍公教人員壹律著素色服飾,並佩帶2.5寸寬的黑紗。
(3)蔣介石遺體停放國父紀念館5天,供民眾瞻吊。
4月6日凌晨2時,蔣介石遺體由士林官邸移至“榮民總院”。翌日,允許民眾瞻仰蔣介石遺容。在蔣介石靈堂肆周播了88根白蠟燭,正中供奉著蔣介石的巨幅遺像及遺囑。靈前有5個用素菊綴成的拾字架,正中壹個為宋美齡的,上款書:“介兄夫君”,下款書“美齡敬挽”。
4月9日,蔣介石靈柩移至國父紀念館。移靈前,蔣經國親自為其父穿衣服,按照鄉例,給其父穿了7條褲子、7件內衣,包括長袍馬褂。遺體貼身包著絲綿、黑褲、黑皮鞋。胸佩大紅采玉勳章,左右兩旁佩帶國光勳章、青天白日勳章。蔣介石最喜讀的《叁民主義》、《聖經》、《荒漠甘泉》和《唐詩》肆部書也被宋美齡放在靈柩之中。另有氈帽、小帽各壹頂,手套壹副,手帕壹塊,手杖壹支。這些都是蔣介石晚年平日常用之物。壹切料理就緒之後,才由“榮民總院”移靈至國父紀念館。
移靈時,由於蔣經國在蔣介石遺體前壹次又壹次地“長跪致哀”,並把照片登在報紙上,於是,他手下的壹批人也就紛紛上行下效,率領他們自己的手下人在靈堂或路邊跪祭蔣介石。為了證明蔣介石得到台籍民眾的擁護,《中央日報》刊登了“省政府主席”謝東閔率各縣市長長跪蔣介石靈前泣悼的照片。在20世紀70年代號稱民主社會的台灣,竟然出現了穿西服官員匍匐跪地“吊祭先王”的場面,實在是可悲又可笑。
從4月9日起,嚴家淦和全體治喪大員輪流在國父紀念館為蔣介石守靈。其間,台灣當局不知出於何種心態,發表《告大陸同胞書》,號召完成蔣介石遺願,推翻中共政權,同時繼續奉行貫徹蔣介石對大陸同胞的壹切“保證”。
4月16日是蔣介石的大殮日,8時5分儀式開始。8時8分45秒,蔣介石靈柩的棺蓋放在7尺銅棺之上。之後,由張群、何應欽、陳立夫、薛岳、谷正綱、黃少谷、黃傑、謝東閔等8位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常務委員將壹面青天白日旗覆蓋在靈柩之上。接著,嚴家淦與“伍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鍾、“總統府資政”王雲伍、“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於斌等在靈柩上覆蓋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然後,嚴家淦恭讀祭文。
禮畢後,台灣當局還怕蔣介石不能升“天堂”,又在蔣介石的大殮日,以基督教儀式行之。
牧師周聯華為蔣介石主持了追思禮拜與安靈禮。周在證道中引述了蔣介石的所謂“嘉言”:
“忍受試練越深,贊美的歌聲越高。屬靈的奧秘祝福即在試練之中。豐盛的生命必須經過在狂風暴雨之中生長的。以信為本的人必定有1000次頂大的試練等在前面。”
其後,周聯華領導讀經文、詩篇第23篇,讀啟應文。追思禮拜結束,響起聖樂,紀念館外鳴禮炮21響。接著,蔣介石的靈柩在執紼人員的護送下,停放在靈車之上。
靈車前身用20萬朵深黃色的菊花裝飾,兩邊各有幾條白紼,車前掛壹青天白日“國徽”及鮮花拾字架。靈車隊由99輛憲兵隊開道車領前,包括“國旗”車、黨旗車、統帥旗軍、奉行蔣介石遺囑令車、捧勳車、遺像車。車隊後面是宋美齡挽蔣介石的大型黃菊拾字架,家屬隨其後。2000多執紼人員緩緩駛向蔣介石靈柩的暫厝地----慈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