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3-01-30 | 来源: 生命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幼儿教育 | 字体: 小 中 大
1月11日,河南郑州一家幼儿园为100多个孩子举办“集体婚礼”,园长认为这能帮孩子尽早了解婚姻和性观念,但此举在网上引起热议。近些年,我国对儿童性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做法也屡遭争议。不少国家性教育比我们早,经验比我们多,有些做法或许能提供借鉴。
家长:和孩子讨论性话题
荷兰有着着名的性文化博物馆和红灯区,性观念的开放举世闻名。然而,荷兰青少年怀孕率在全欧洲却是最低的,这与荷兰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到开放、系统的性教育密不可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荷兰父母对待青少年性行为的态度比较开放但有约束,用一句话来概括:允许它、远离它、控制它。一方面,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另一方面,荷兰父母通常允许孩子带异性回家过夜,但会监督他们避免因性生活受到伤害。父母可以事先为女儿准备避孕药,也可能早已认识女儿的男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个男孩,可以巧妙地把他撵走;如果喜欢,就会把他视为准女婿,请他参加家庭聚会。
学校的系统教育也必不可少。荷兰学校认为,既然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电视或者网络中,会不断接触和“性”相关的概念,那么他们就有义务承担起让孩子正确认知“性”的重责。基于此,荷兰性学专家中心和荷兰公共健康服务机构合作,研发了一套性教育指导计划。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