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7-21 | 来源: CnBeta网站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谷歌 | 字体: 小 中 大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拍下的照片越来越多,不过他们却鲜少花心思去整理它们。针对这种情况,谷歌在Google+上打造了一款名为Stories的工具,来帮助人们将照片整理成一个个的故事。国外媒体近日撰文指出,这一任务对人们来说很容易,但要让计算机自动操作却极为困难。那谷歌的团队究竟是怎么将Stories打造出来的呢?
看似容易的任务
在谷歌内部,一小团队在试图解决一个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全球数据最多的公司却极其困难的问题:讲故事。
谷歌想要解决一个我们都明白的问题。人们在手机上拍了无数张照片,实际上却不怎么处理它们。有一部分被精选出来发送到Instagram上,大部分还是被积压在手机相册,拍下来之后就几乎“不见天日”。
“你一趟旅行下来拍了300张照片,但没有东西帮助你好好整理下它们。”谷歌社交网络工程师约瑟夫・斯马尔(Joseph Smarr)说道,“想想人们处理那些照片的方式,主要就是不进行任何的分享。第二大处理方式是分享一小部分到诸如Instagram的社交网络。而最糟糕的是,他们将所有的300张照片全扔到一个相册里。这对于围绕照片讲故事毫无意义,它们只不过是一堆照片,就像是单调乏味的鼓声。”
因此,斯马尔和他的同事----产品设计师布雷特・利德(Brett Lider)和用户体验设计师Clement Ng----给自己定了一项任务。他们想要打造会有韵律且流畅的、带来“真正的讲故事”感觉的软件。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Google+很棒的照片工具的一部分,提供给所有的谷歌用户。该产品名为Stories,它可自动将用户上传的照片整理成故事。
你可能觉得这很容易,但那是因为你是人。赋予机器感知故事和位置的能力绝非易事,即便可以动用谷歌掌握的所有用户信息。
The Atlantic 近日采访了Stories的开发团队,了解产品开发的背后,并开始思考其对计算机理解人类的能力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叙事性传记概念的诞生
产品早期的原型看起来跟最终的成品大径相庭。
最初,斯马尔和利德开发出了某种更似个人成绩报告单的东西----只是编撰出一堆数据。2012年5月的一个设计模型展示了利德的签到和徒步旅行数据、与人的互动和喜欢的音乐。它相当全面具体地显示了一个人的信息,而且信息都是经过精心巧妙的选择和整理的。该理念在于,仅针对一个人打造出某种类似于Facebook动态信息(News Feed)的东西:通过算法精选出的个人信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