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09-14 | 來源: 新華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新聞業年度觀察報告2014》9月13日在廣州中山大學首發,該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國持證的新聞記者約有25萬人,而實際上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從業者規模超過百萬。受訪的基層新聞從業者九成以上收入月低於10,000元人民幣,其中近壹半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調查顯示中國九成以上基層新聞從業者月收入低於1萬
《中國新聞業年度觀察報告2014》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其中,由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所著《新媒體環境下中國新聞從業者生態調查報告》,研究
了全國5家報業集團(包括主報、子報以及網站),分別是:肆川日報報業集團、華商傳媒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中國青年報,共2,109個有效樣本(基層編輯和從業者占總樣本80.5%)的問卷調查,於2012年11月-2013年1月間進行。
該調查發現,目前全國持證的新聞記者約有25萬人,而實際上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從業者規模超過百萬;從業者男女比例持平,分別為48.5%和51.5%;整體年齡結構較輕,平均年齡32歲,約76%的人年齡
在35歲以下。其中網絡新聞記者編輯平均年齡最小,僅為28.6歲;98.7%新聞從業者具有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大部分主修新聞學和傳播學專業。
在收入方面,九成以上的新聞從業者的月收入低於10,000元,其中47.7%的從業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44.3%的從業者月收入在5,001-10,000元之間,只有7%的從業者月收入在1,001-15,000元之間,而月收入15,001元以上的從業者只有21人。
報告分析稱,與1997年的壹項全國新聞工作者調查比較來看,女性新聞從業者比例明顯提高,原因可能是近年來在新聞院校就讀的女生人數迅速增加,比例明顯高於男性。另壹方面,報業受到數字化沖擊後面臨生存壓力和危機,而男性對自我實現的追求尤其是物質回報的要求更高,也導致了男性從新聞行業的流失。
報告中還列舉了壹項由復旦大學周葆華完成的壹項調查數據:以女性為主的網絡新聞從業者呈年輕化、高學歷特征,他們對目前的工作最不滿意的地方是薪酬福利,願意將網絡新聞工作作為終身職業的人只占少數,大多數人考慮在5年之後離開,或是處於待定狀態。另外壹項復旦大學發布的“中國調查記者的社會關系網研究”也顯示,由於生存狀態的不理想,有40%的調查記者“不打算繼續”從事調查性報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