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0-20 |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薄熙來 | 字體: 小 中 大
審判高官紀實
9月24日,拾八大後落馬高官案中備受矚目的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由河北省廊坊市中院公開審理。
和2013年濟南市中院審理薄熙來案壹樣,廊坊市中院也以全程微博延時直播的方式公開審理社會公眾關注度極高的劉鐵男案。
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截至發稿前,拾八大後落馬的副省(部)級以上高官已達51人,其中,27人已進入司法程序。如無意外,上述落馬高官將相繼受審。
落馬高官在哪裡受審,如何審判,判決結果將是什麼,這些自然是公眾關注的熱點;但與此同時,人們或許還會注意到審判過程中的壹些新變化:異地審判貪腐高官已成慣例,對貪腐高官訴訟權利的保障越來越充分,審判程序更加公正、公開等等。這些變化,表明了我們黨和國家“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彰顯了中國在法治國家建設上的巨大進步。
陳良宇等高官的辯護律師高子程:
我如何給高官做辯護
9月的壹個周末,《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和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子程約在西叁環邊上壹個伍星級酒店的咖啡廳。
高子程因為給那些轟動壹時的落馬高官辯護而為公眾所關注。他辯護過的落馬高官有:交通部原副部長鄭光迪、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張恩照、中石化原董事長陳同海、最高法原副院長黃松有等,而最高級別的則當屬中央政治局原委員陳良宇。
但高子程並不願意被定型成“為高官辯護的律師”,他特別強調說,他的主營業務在民商領域,他代理過許多商業巨頭的標的額高達數拾億的案件,只是這類商事大案沒有多少人關注。
受審高官的糾結:要不要請律師?該不該相信法律?
因聲名在外,在這個高官密集落馬的審判季,高子程收到的來自高官家屬的委托請求很多。但出於保密要求,他表示無法透露詳情。
在壹個刑事案中,在被告人經濟條件許可的條件下,要不要請律師?這幾乎是壹個偽問題:不僅要請,而且還要請最好的。
但在高官落馬案中,到底要不要請律師,高官們是有疑慮的。
高子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1999年交通部原副部長鄭光迪貪腐案中,他接受了鄭光迪家屬的委托為其辯護,但鄭壹開始非常排斥。她的觀念是,自己是組織的人,怎麼可以跟組織對抗呢?請了律師是不是代表對組織不忠誠?
有這樣疑慮的不止鄭光迪壹人。2000年,因受賄罪被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傑壹直表態說不請律師,願接受國家的壹切處理,不需要辯護。
事實上,對於辯護,高官們的心理是拾分矛盾的。
中央政治局原委員薄熙來的辯護律師王兆峰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薄熙來本人對律師的辯護是有疑慮的。比如,擔心會不會前半截好好辯護,後半截糊弄了事;或者庭前和他說得好好的,到了庭上就消極辯護。“面對這樣的當事人,要贏得他的信任很難,用如履薄冰來形容毫不為過。”
高子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陳良宇的心態則是既懷疑又期盼,有時覺得沒用,有時又寄予很大希望。
而據媒體報道,陳希同的辯護態度亦拾分消極,對律師抱著懷疑和抵觸情緒,總是說“愛怎麼審判就怎麼審判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