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1-22 | 來源: 獨臂老宋的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紐芬蘭】追尋鮮活的味道 聖安東尼,維京盛宴
聖安東尼(St. Anthony)是壹座位於紐芬蘭島的西北端的小鎮,這裡離格陵蘭隔很近了,人口叁千,只相當於咱國內壹個村子的人數,但卻是紐芬蘭島北端最大的城鎮。
這裡是出海觀鯨和冰山的好地方,但必須天氣好,我們來的時候趕上風浪無法出海,不過聖安東尼保留著維京人的文化,“維京(Viking)”最初的意思就是離開,維京人就是喜歡到處冒險旅行的人,他們是指身材高大的北歐海盜,到處搶劫掠奪。大約1000年前,在冰島和格陵蘭的維京人首次來 到了北美洲,在這裡設立了營地,與當地土著因紐特人進行貿易。後來由於某種原因兩個民族之間發生了沖突,勢單力薄的維京人被趕回了格陵蘭。如今島上遺留下 維京人住過的土山包,後來被重建並成為世界遺產。喜愛海盜和維京人傳說的驢子在聖安東尼,可以親歷“海盜”生活,品嘗最鮮活的維京盛宴。(圖38張)
由於地理更靠近歐洲,壹千年前維京人在此落腳,上個世紀的紐芬蘭大淺灘有取之不盡的鱈魚,吸引了大批歐洲漁民來此季節性捕魚,據說早期人們用藍子就能撈到鱈魚。
維京人首先發明了利用北極圈幹冷的海風風幹鱈魚,並在冰島建立了鱈魚風幹站,他們把風幹鱈魚當成重要的商品進行貿易,只是紐芬蘭當時並沒有成為維京人的鱈魚基地。後來,巴斯克人(現居住在西班牙北部沿海的歐洲少數民族)發現了紐芬蘭鱈魚漁場。巴斯克人是天生的航海家和漁民,他們在紐芬蘭開始了大規模的鱈魚捕撈,並用從羅馬人那裡學來的技術用鹽醃制鱈魚,並將醃制的鱈魚運回歐洲銷售,大發其財。醃制鱈魚需要大量的食鹽,而北歐陰冷潮濕的天氣使海鹽生產效率很低,因此維京人的醃制鱈魚生意就沒有發展起來,巴斯克人則利用他們身處南歐的有利條件,從西班牙出發時裝載著滿船的鹽,返航時則滿載著碼放得很高的醃制鱈魚。漁民們對於優良的漁場總是守口如瓶的,巴斯克人嚴守著他們的秘密,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巴斯克人在1497年約翰.卡伯特探險之旅之前就已經達到北美洲。
後來,當地漁業轉化,許多強壯的年輕人紛紛離開,留下的人扮演起古維京人的生活,住在土山包裡,吸引著游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是劫財還是劫色?“不如留下來做個壓寨夫人吧!”
燈塔在紐芬蘭幾乎無處不在,每壹個燈塔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傳奇。在過去,燈塔是紐芬蘭和整個加拿大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公共設施,如今的衛星定位儀已經代替了燈塔,但懷舊的加拿大人還是將很多的燈塔保留了下來。紅白兩色相間的燈塔,從遠處望去非常醒目,仿佛在訴說著紐芬蘭悠久的捕魚歷史。
我們看到的是聖安東尼的地標,這裡基本是北美大陸最東端了,與不遠的格陵蘭島隔海相對。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