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1 | 来源: 牟一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人民日报》2日发表题为《外媒为啥看好中国外交》的文章,梳理了近日各大媒体分析中国外交的文章。其中,部分美国媒体表示,中国不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担当主角,25年后世界将迎来巨变。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8日发表题为《崛起后的中国不会耀武扬威》文章称,中国历来抱持“居家型”世界观。到了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美国的两倍以上,但崛起后的中国既不会像美国那样耀武扬威,也不会像殖民时期的欧洲那样进行侵略。它将在扩大经济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并改造由西方主导的现存国际秩序。
中国历来抱持“居家型”世界观
文章表示,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别于西方,它必将会通过自己的历史棱镜来看待世界,并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重组世界。中国历来抱持一种“居家型”世界观,满足于所处的中央地域和优越的文化,因此不像地理大发现后的欧洲那样侵略其他落后地区。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一味凸显军事力量。中国目前还未能在国际舞台发挥文化和政治影响力,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如对教育的重视,以及高效的治理方式将逐渐引起国际重视。
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发表另一篇题为《中国不推行“面子外交”》的文章表示,全世界之所以开始重视中国的声音、关注中国的“脸色”,完全是基于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但当今中国外交根本不是靠“脸色”,中国不推行“面子外交”,而是日趋理性和务实。中国外交吃过亏也摔过跟斗,但是始终独立自主,并正日臻成熟。
文章称,中国现时的外交逻辑其实可以简练地概括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你若敬我一尺,我必敬你一丈”。中国人不愿也不会再看他人“脸色”过活,但也无意恃强凌弱,肆意向他人摆“脸色”。此正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澳大利亚澳洲网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外交新意突出。文章称,首先,外交布局层次丰富,主线清晰。一方面经略周边外交。另一方面注重大国外交,对于美国,不冲突不对抗;对于俄国及欧盟,多合作多往来。第三方面,热络多边外交,把中国友好的情谊传递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其次,外交战略新意突出。以大国崛起为背景,彰显大国外交战略的三要素,即大国原则、大国战略和大国担当。再次,外交手法清新朴实,效果显著。国际外交舞台上多是元首外交,而习近平使用多层次多方位的外交手法,让国际社会耳目一新----实惠的商业外交、感人的民间外交和温馨的夫人外交。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7日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对亚太展开“魅力攻势”。文章称,中国在亚洲新的魅力攻势最近几周达到了新的高度,用基础设施开发获取了软实力。除了与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这样的战略合作方签署协议外,甚至对中国崛起持保留态度的国家也开始采取务实态度,利用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给自己带来利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