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5 | 来源: 东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南海主权申索国和利益关切国家,对2015年中国的南海战略重新评估。
发生在2014年5-7月的「981石油钻井平台事件」,即中方单方面在越南认为有争议的西沙群岛海域开采油气的行为是中国开始「强势维权」的象征,将会促使南海主权申索国和利益关切国家对2015年中国的南海战略重新做出思考,同时南海局势将会更加复杂多变,也使中国在南海的每个举动都有可能遭到妙作和围堵,中国将被迫使采取更加灵活的海洋维权措施。
总体上看,中国将会继续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同时在国家强调「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南海权利,制定和完善国家海洋战略,调整南海斗争策略,改变中国在南海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呈现的不对称关系,在争议海域没有打过一口油气井的局面。
另一方面,东盟国家将会较以往更加关注南海局势的演变和发展。中国仍将继续与东盟国家保持正常和稳定的政治、外交、经贸关系,但随着国际政治势力不断插手南海问题,以及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挑起南海争端并使事件扩大化和尖锐化,东盟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将会加剧分歧,南海争端将会更多地被提交东盟各类、各级别会议上正式讨论,东盟的立场和态度可能会出现分化,不排除给实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制造障碍。
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南海权益申索国因为中国的「强势维权」会在2015年加紧巩固在南海攫取的利益,并进一步联合大国势力抗衡中国,加速巩固和建设以控制的岛礁,以及开采争议区域的油气资源,中国渔民渔船仍将长期面临被非法抓扣的威胁。同时,两国必然希冀美国在南海地区搞「大国平衡」,继续强化与其军事合作,争取军备援助,组织联合军演,提高海上对我作战能力。特别是越南,在2013年6月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将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非法纳入自家版图,把南海争议区划分为200多个油气对外招标区的基础上,会继续履行与俄罗斯、印度及世界其它外国油气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加速在争议海域联合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南海渔业矿产资源的进程,并致力于恢复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合作关系,以收共同制衡中国之效。同时不排除越南、菲律宾一方面出于捍卫核心利益、巩固政权、维系民意的需要,会继续干扰和破坏中国在南海正常合法的维权行动,另一方面也会尽可能避免与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争取延长自身的战略机遇期,再者会借南海争端,向国际社会展现弱者形象,博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努力将南海问题推向国际化、多边化。
美国和其它觊觎南海的大国将会加大介入南海事务的力度,给南海地区制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大国势力将会分析「981钻井平台事件」后南海局势的可能变量与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策略,不断挑战中国的南海权益,力图在南海地缘政治博弈和战略力量对比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美国,尽管出于中美战略利益相互交织的基本考虑,无意与中国在周边海域发生直接对抗,但为了争夺南海安全事务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制衡和削弱中国日益增强的地区影响力,实现遏制、迟滞中国海洋崛起和高速发展的亚太战略目标,势必会连手日本、澳大利亚,笼络印度等国围堵中国,借口「维护南海安全,保证航行自由」,继续支持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保持适度紧张和对抗态势,不断在南海地区制造新的「麻烦」,进而收获「渔翁之利」,强行插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争端,强行要求中国接受以多边方式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同时,还会在国际上大肆炒作和渲染南海地区紧张局势,使它逐渐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通过攻击中国「企图在南海扩张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
基于上述变量,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随着中国展开强势维权行动,南海资源争端将是影响南海局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海权益之争的性质将会上升为整个海洋战略的博弈。南海地区的不确定因素将会随之增加,但仍将保持总体无战事的状态。针锋相对,斗而不破,仍将是南海争议各方应当共同把握的政治外交尺度和斗争策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