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05 | 來源: 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南海主權申索國和利益關切國家,對2015年中國的南海戰略重新評估。
發生在2014年5-7月的「981石油鑽井平台事件」,即中方單方面在越南認為有爭議的西沙群島海域開采油氣的行為是中國開始「強勢維權」的象征,將會促使南海主權申索國和利益關切國家對2015年中國的南海戰略重新做出思考,同時南海局勢將會更加復雜多變,也使中國在南海的每個舉動都有可能遭到妙作和圍堵,中國將被迫使采取更加靈活的海洋維權措施。
總體上看,中國將會繼續堅持「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同時在國家強調「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主張南海權利,制定和完善國家海洋戰略,調整南海斗爭策略,改變中國在南海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呈現的不對稱關系,在爭議海域沒有打過壹口油氣井的局面。
另壹方面,東盟國家將會較以往更加關注南海局勢的演變和發展。中國仍將繼續與東盟國家保持正常和穩定的政治、外交、經貿關系,但隨著國際政治勢力不斷插手南海問題,以及越南、菲律賓等國不斷挑起南海爭端並使事件擴大化和尖銳化,東盟成員國在南海問題上將會加劇分歧,南海爭端將會更多地被提交東盟各類、各級別會議上正式討論,東盟的立場和態度可能會出現分化,不排除給實施《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制造障礙。
越南和菲律賓這兩個南海權益申索國因為中國的「強勢維權」會在2015年加緊鞏固在南海攫取的利益,並進壹步聯合大國勢力抗衡中國,加速鞏固和建設以控制的島礁,以及開采爭議區域的油氣資源,中國漁民漁船仍將長期面臨被非法抓扣的威脅。同時,兩國必然希冀美國在南海地區搞「大國平衡」,繼續強化與其軍事合作,爭取軍備援助,組織聯合軍演,提高海上對我作戰能力。特別是越南,在2013年6月國會通過《越南海洋法》,將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非法納入自家版圖,把南海爭議區劃分為200多個油氣對外招標區的基礎上,會繼續履行與俄羅斯、印度及世界其它外國油氣公司簽署的合作協議,加速在爭議海域聯合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南海漁業礦產資源的進程,並致力於恢復與俄羅斯的傳統軍事合作關系,以收共同制衡中國之效。同時不排除越南、菲律賓壹方面出於捍衛核心利益、鞏固政權、維系民意的需要,會繼續幹擾和破壞中國在南海正常合法的維權行動,另壹方面也會盡可能避免與中國在南海爭端中爆發直接軍事沖突,爭取延長自身的戰略機遇期,再者會借南海爭端,向國際社會展現弱者形象,博取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努力將南海問題推向國際化、多邊化。
美國和其它覬覦南海的大國將會加大介入南海事務的力度,給南海地區制造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大國勢力將會分析「981鑽井平台事件」後南海局勢的可能變量與發展趨勢,進壹步調整策略,不斷挑戰中國的南海權益,力圖在南海地緣政治博弈和戰略力量對比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特別是美國,盡管出於中美戰略利益相互交織的基本考慮,無意與中國在周邊海域發生直接對抗,但為了爭奪南海安全事務的主導權和控制權,制衡和削弱中國日益增強的地區影響力,實現遏制、遲滯中國海洋崛起和高速發展的亞太戰略目標,勢必會連手日本、澳大利亞,籠絡印度等國圍堵中國,借口「維護南海安全,保證航行自由」,繼續支持越南、菲律賓等國與中國保持適度緊張和對抗態勢,不斷在南海地區制造新的「麻煩」,進而收獲「漁翁之利」,強行插手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爭端,強行要求中國接受以多邊方式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同時,還會在國際上大肆炒作和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使它逐漸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點,通過攻擊中國「企圖在南海擴張勢力」,叫囂「中國威脅論」,破壞中國的國際形象。
基於上述變量,可以預見,在今後壹個時期內,隨著中國展開強勢維權行動,南海資源爭端將是影響南海局勢的重要因素之壹,南海權益之爭的性質將會上升為整個海洋戰略的博弈。南海地區的不確定因素將會隨之增加,但仍將保持總體無戰事的狀態。針鋒相對,斗而不破,仍將是南海爭議各方應當共同把握的政治外交尺度和斗爭策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