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11 | 來源: 武憶恩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解放軍 | 字體: 小 中 大
在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到來之際,中方再次展示肌肉,將在海上執行為期壹周的軍事任務,其中對日本的震懾用意不言而喻。目前,中方嚴肅隆重的國家公祭日相關事宜正在推進,日媒持續緊盯中方動作。
據中國遼寧海事局網站12月12日消息,12月14日6時至16時,解放軍將在渤海相關水域執行軍事任務,要求任何船只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
以下是連線劃定相關水域的各坐標點:
1. 39°39′16″N 120°50′53″E
2. 38°10′15″N 119°46′15″E
3. 37°59′00″N 119°32′45″E
4. 37°34′40″N 120°05′40″E
5. 38°18′30″N 120°43′30″E
6. 39°32′22″N 121°18′45″E
此次解放軍執行海上任務正值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前後,地點選在與日本隔水相望的地方,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中日執法船釣魚島海域對峙已成常態
2014年2月27日,中國拾贰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柒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官媒指出,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日本時事通訊社評論稱,雖然日中政府間對話和交流不斷重啟,但中國對安倍政權的歷史認識仍保持警惕。
據悉,全球最大防空警報器已經運抵南京,將參加公祭日儀式。日本時事通訊社11日報道稱,13日上午,中國將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紀念儀式,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將出席,多家媒體將現場直播。日本《產經新聞》也觀察到,在此之前,每年的紀念活動都是由南京市主辦,但從今年開始,中國把紀念日升格為國家級。
路透社11日評論稱,中國經常提醒國人勿忘1937年南京大屠殺,稱有30萬中國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遇難。贰戰結束後成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的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為14.2萬人,但日本壹些保守派政客和學者否認發生過南京大屠殺。壹名駐上海的日本外交官說,日中關系進壹步改善“將是個緩慢的過程”。
除了道義上的譴責,中方壹直秉持著“先發制人”的戰略理念,並將此貫徹在軍事行動上。勉強實現的“習安會”並沒有降低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緊張局勢,在日本進壹步擴軍備戰的同時,中方戰略也日益明朗化。眼下,中國沖破太平洋第壹島鏈,相關軍事步驟趨向常態化。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1日稱,發現5架中國軍機在沖繩主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往返飛行,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斗機緊急升空應對。飛行的軍機除“運-9”外,還有2架“運-8”預警機和2架“轟-6”轟炸機。共同社稱,在上述區域發現中國軍機往返飛行已是本月6日以來第4次。中國軍機沒有進入日本領空。這5架軍機可能是參加西太平洋海域的演習。日本防衛省正在關注其動向。另據日本NHK電視台10日報道,日本防衛省向中國呼吁重啟“海上聯絡機制”的工作級別磋商會議,但中方只是回復“研討中”,沒有回應日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