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13 | 來源: 世界日報 | 有3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北大人
加拿大11月失業率由上月的6.5%微升至6.6%,淨失去1萬700個職位。這是工作崗位在上兩個月連續上升7.4萬及4.3萬後的回落。按行業分析,受影響最大是零售和批發業,共失去了4.1萬個職位。而青年失業率在11月上升0.4%至13%。
由於聯邦政府大幅收緊聘用臨時外勞的規定,低技術的、入門級的職位將難以臨時外勞來填補空缺。在新規定下,失業率6%以上的統計區,旅館,餐飲服務和零售行業基本上不可以聘用臨時外勞。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受過專上教育的成年人,在加拿大的比例是在OECD會員國家中排列最高。在2012年,約有53.6%的15歲及以上加拿大人擁有技能證書,大專文憑或大學學位。在1990年的比率,只有20.9%。
以往的年輕人,就算是在大學階段,都樂於課余在快餐店兼職,賺外快來幫補學費和生活費。 現時的年輕人失業率是壹般人的兩倍,快餐店及旅館卻請不到本地工人。雇主已大幅提高工資和工時彈性,問題是現今的年輕人沒有興趣及必要做這些「低下」工作。
雇主聯盟的壹位代表承認行業內有壹小部分成員使用臨時外國勞工計畫,並把聘用外勞作為壹個永久性的解決勞工短缺方案。對此,聯盟希望他們能夠有另壹種選擇,把臨時外勞轉變為永久居民的入境計畫。
移民部長亞歷山大的發言人回應聯盟的游說,認為雇主必須加倍勞力,聘用代表性不足的加拿大人,例如年輕人、原住民、抵步不久的新加拿大人和殘障人士,而不是先向政府申請輸入臨時外勞來填補職位空缺。
然而,雇主可以考慮另外壹些外國工人的來源,以減少這些新限制的影響。政府的新規定,只影響那些需要審批新的勞動力市場影響評估(LMIA)的加拿大雇主。
有多類外國勞工種類不受LMIA的規定。這些勞工來源包括、國際經驗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企業內部調職、以及配偶計畫(簽證持有者的配偶)。在這些類別的外國公民不受LMIA的規定,因為這些類別的設立,其主要目的是促進加拿大的廣泛經濟和文化國家利益,而不是填補特定工作。
雖然定立臨時外勞政策的主旨並非為吸納移民,但事實上不少移民是透過在加拿大工作的機會轉身為移民。 政府明年1月就開始新的快速入境計畫,希望可以為雇主找到更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