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4-12-25 | 来源: 栾泠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所谓饶漱石与陈毅和安子文的历史恩怨都是无稽之谈。他们之间的纠葛,都还是工作层面或思想层面的问题。有人硬要与反党挂钩,恐怕离题太远了,因为陈和安都不是党的化身。
饶玉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饶反党集团从未存在过。图为高岗与饶漱石
今年(2013年)的农历十月初五是我大哥----饶漱石的一百一十周年生辰,我愿以亲人的身份谈谈对他的认识,以及对与他有关问题的看法,以示对他的追思和纪念。
一、认识在跌宕中起伏
饶漱石是我同父异母的长兄,他比我年长28岁,他参加革命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在解放前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面,只是在我长大、懂事、开始读书后,由于他是我父亲最器重的爱子,所以父亲总以他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说他:有抱负、有理想,关心民族危亡,关心人民疾苦;说他为人聪明,学习自觉,成绩优异,尤其语文、英语成绩更是出众;还说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善于判断,遇事冷静,行事稳健,具有治国理政的潜质。父亲在我们面前总是这样夸他,所以我从小就对饶漱石非常敬重,觉得他了不起,比我们其他弟妹都强。1949年南昌解放,获悉饶漱石到了上海,当了大官,是三野的政委、华东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赓同志来南昌还专门到我家来慰问我父亲说:“您培养出了饶政委这样一个好儿子,是你们家的骄傲,也是我党我军的荣耀。”因此,我对饶漱石就更加敬重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我响应中央号召,毅然参军。1951年被分配到北京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工作。1952年饶漱石从上海调北京工作。他到北京不久,就专程到装甲兵司令部来看我,这是我们兄妹有生以来的首次会面。虽然我们是同父异母,但却一点儿也不显得陌生,他对我像同胞兄妹一样,非常亲切。从此,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到他住地去看他,同他拉家常,共进餐,陪他散步、看电影,尽享天伦之乐。1953年,我从军队转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周末更经常去他家里,我们有一段非常愉快的接触。在相处过程,我发现他身体已不太好,精神比较差,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寡言少语,但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定时定量,且简朴清淡。他不抽烟,不喝酒,与人交往不多。
他的衣着也很朴素,没有高档衣服,汗衫都是补了又补。有一次,我向他提了一个要求,我说,我现在上课要做很多笔记,用蘸水笔很不方便,能否给我买一支自来水笔?我大哥说:现在大家都还艰苦,有条件用自来水笔的人恐怕不多,你还是与同学们保持一致,不要显得特殊。我访苏时,带回一支像钢笔一样的园珠铅笔,给你作个纪念。这支笔说实话,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只是一个纪念品而己。同他接触几年,这是他送给我的唯一的一件微小纪念品。
1954年的八、九月间,组织上向党团员传达了高(岗)饶(漱石)的问题,说他们是阴谋家、野心家,妄图分裂党,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是以后说的所谓“高饶反党联盟”。当时听了非常吃惊,好像有人从我后脑勺打了一闷棍一样,整个头都晕了,怎么会是这样呢?实在难以想像!因为在我和他接触过程,他总是亲切地称:主席、总理、少奇同志、朱老总……,从未感到他对中央领导有任何不满,怎么会反对他们呢?我很不理解。在我极其痛苦而又无助的情况下,我跑去找我的男朋友诉说心中的郁闷,忍不住抱头痛哭一场。我的男朋友劝我说:“不要难过,有我永远陪伴你。不过你要相信党、相信毛主席,党中央是不会冤枉好人的,想必你大哥是有错误的。人非圣贤,熟能无过?知错能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听了男友的劝说,好像心里好过了很多。从此就再未与大哥联系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