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05-07 | 来源: 新浪 | 有1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好文章是孩子识字的一大助力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相对于宝贝熟悉的拼音文字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方块字对我家宝贝来说真的是完全不一样,死记下来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宝贝妈咪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谈过阅读是诱惑孩子努力识字的最好方式,不过中文书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文字要朗朗上口的,最好是押韵的儿歌,甚至从古诗词开始都可以,我家贝贝最初学中文就是从《弟子规》开始的。还有就是,宝贝妈咪认为旨在让孩子识字的文章和知识性,娱乐性的亲子共读绘本还是有区别的,用于识字的绘本不需要很多生字,每页纸有一两句即可,如果每句话能用同一句式,不同之处仅在于动词或是名词的替换,学习的效果更好。这样的绘本妈妈带着孩子读熟了,孩子也容易记忆。对于孩子们能够熟练阅读的文章,下面就可以让孩子指读,让读音和文字相互对应,一这个速度识字,宝贝妈咪算计过,一年大概能认识200-300字,以这个速度来,1-2年内孩子就可以自主阅读类似的读物。
汉语拼音有利有弊
关于小ABC们到底要不要学汉语拼音,看注音读物宝贝妈咪一直听到不同的声音:正方的认为汉语拼音可以帮助孩子阅读,不会因为个别不认识的字卡住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能够帮助小朋友提高汉语阅读的兴趣;反方的人则根据大量小ABC的实例表明,孩子们在看注音读物时往往只看拼音不识汉字,即便是“会读”汉语依然不通汉字,离了拼音依然是“文盲”。话说宝贝妈咪也觉得这是个矛盾,我觉得海外小朋友学汉语顺序不应该和国内的孩子一样,最好不要从汉语拼音开始。这是因为国内的孩子们在上小学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汉字,所以再学拼音的时候也不会完全依赖拼音来识汉字。海外小朋友平时接触汉字不多,所以还是先识汉字,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等小朋友对汉字有了概念,再学拼音,把拼音做为汉字学习的辅助手段。
我家宝贝俩都是在学了一段时间汉字后才开始学拼音的,宝贝妈咪觉得效果不错,不过,关于注音读物宝贝妈咪倒是觉得没必要,我们从国内也带来过一些注音读物,宝贝俩阅读时妈妈确实发现他们完全照着拼音来,读起来倒是很流利,可惜既不识字,也不理解书中的意思,妈妈觉得这没有达到让孩子阅读的目的,所以后来干脆选择没有拼音的文章,每次读书时,妈妈经常做的事情是让他们把不认识的字给妈妈指出来,然后妈妈教给他们拼音,再让他们自己把拼音写在不认识的字上面,这样既识了字,孩子们也学会了熟练运用拼音,一举两得吧?
用比较的方法按偏旁部首识别汉字
如同中国孩子学英语,可以根据字根来记忆一组英文单词,汉字呢,有偏旁部首,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来记忆汉字。只不过按偏旁部首识字需要一定的识字量,这样才能比较不同偏旁部首的汉字区别,所以海外孩子是在有一定的识字量以后才可以学习用字典。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