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12-11 | 来源: 苏瑾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俄罗斯 | 字体: 小 中 大
联合国安理会业已通过打击“伊斯兰国”(ISIS)决议,ISIS更以杀害中国人质等方式对华发起直接挑衅。这样一种现实下,中国俨然获得了讨伐ISIS的必要性与合法性支持。但与美俄英法德等国大张旗鼓、直接军事出击有着明显的不同,到目前为止中国就打击ISIS表现出了出奇的“冷静”,或者如外界所言的“冷漠”。既没有加入美、俄任何一方组建的联军,也从未提出过任何直接介入方案。
中国反恐难御敌域外
面对恐怖主义临门的严峻形势,北京难道真的无动于衷?2014年亚信峰会上,那个提出“对恐怖势力零容忍”的中国究竟哪里去了?比之其他国家动辄调动舰船、军机,甚至派遣地面部队打击ISIS的喧哗,中国的“冷静”表征之下,或许也自有其独特的反恐谋划方式。
国际反恐 中国何谋
针对于此,从近段时间以来,一向“惜字如金”不愿置评国际反恐问题的中国“罕见”屡就打击ISIS发声中,或许便已然可窥中国国际反恐的一般思路。详观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3日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提出建立国际反恐战线后,中国第一个作出响应。12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作出了先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政府的表态,而其具体内容绝非是一次简单的应询答复,或更多的是中国对于当前反恐形势既明确又具体的一次立场阐述。
在中国的回应当中,主要表达了四的个方面意思:其一,中方回应的核心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其二,主张国际社会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开展反恐合作,即反恐应在联合国框架之下,符合多边原则,不能搞单边主义;其三,各方应加强协调沟通,化解分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暗示反恐不应又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说了算,需要群力群策;其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面对记者追问“强调联合国的作用,是否意味着中方认为俄罗斯或美国及其盟友在叙利亚开展的反恐行动是错误的”,华春莹明确指出,“中方支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为维护国家安全所作的努力”,并强调俄罗斯目前在叙利亚采取的反恐行动,“是应叙利亚政府邀请,协助打击叙利亚境内恐怖极端势力”,且普京“在其国情咨文中也呼吁在联合国主导下建立反恐统一战线”。
中东反恐局势如火如荼之际,外界最关心的莫过于中国同当前反恐两大阵营之间关系的亲疏冷热。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多国虽多次邀请中国加入军事打击ISIS阵营,但中国政府在做这类决定却一直显得十分审慎。
而今,中国针对俄罗斯的行动作出这样一种积极表态,绝不仅仅是站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角度来看待俄罗斯反恐。从中国对俄在叙军事行动合法性的坚信及明言对其行动表示支持当中并不难察,中国或恰有通过支持俄罗斯进行国际反恐的意愿。
仿越战模式 助力俄罗斯
当恐怖主义已然成为全球公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恐怖威胁之外,中国亦是如此。不过,无论是派出军队前往中东打击ISIS,还是从较远距离实施精确打击,之于在海外并无一处军事基地,更没有与他国建立任何军事同盟关系的中国而言,仍是“天方夜谭”。军事行动准备不足,再加之多年对外未战,“首战”就发生在较为遥远的中东,让中国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增加了相当的不确定性,而这也都使中国在坚定必须打击包括ISIS在内的国际恐怖势力信心的同时,也必须开始另谋他法。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或可成为中国合作以及依靠的对象。那么,与中国当前积极表态支持俄罗斯相呼应的,究竟又有哪些具体行动?
细察近段时间以来的中俄的密切互动,有两个问题着实值得关注。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12月8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另外一方面,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即将于12月14日至17日访华,除参与上合领导人峰会外,还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美欧对俄制裁尚未解除,中俄高层互动却愈趋频频。与此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当前,中俄在天然气以及石油领域不仅屡签大单,项目尚未正式落地,中国就已及时足额支付俄石油高额预付款,一直让外界对中国的积极主动感到不解。尽管也有分析以中国加紧战略能源储备、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等,试对这样一种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但双边贸易以及政治经济考量之外的战略目标或许也不应被忽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