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12-27 | 來源: 視覺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城市越來越大,家卻越來越小。
壹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同時也有壹座座小院牆倒屋塌。這種此消彼長的變化,正在逐漸侵蝕著中國傳統的民宅建築。
北京老胡同和肆合院的沒落,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民宅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的壹個縮影。人們都住進了鋼筋混凝土做成的小盒子裡,抬頭看不見天,遠望看不見山,春不見花開燕歸堂,秋不見葉落梧桐黃。
這或許是時代的進步,但這也是時代的悲哀。曾幾何時,日漸式微的中國民宅也曾驚艷過整個世界,山環水繞,鍾靈毓秀,入詩入畫又不失棲居,養人養心又獨具美感。
且不說中國傳統民宅的建築學價值,單從著眼來看,便已是賞心悅目,令人神往。
後海有樹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時此刻的雲
贰拾來歲的你
——馮唐·《可遇不可求的事》
中國的民宅歷經千年,匠心獨運,山南海北,各具風格。這些房屋因地制宜,借山水藏靈氣,它們不僅僅是壹種建築,更是壹種生活。
—徽式民居—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