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1-10 | 來源: 蘇念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每逢年末時節,Edge網站都會找來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問他們壹個簡單的問題,以得出改觀科學界的觀點或概念是什麼。今年的問題分兩部分,分別是:“你覺得(科學界)近來最有趣的新聞是什麼?它為什麼重要?”
星際探索
不出所料,今年的197個回答均圍繞著幾個關鍵主題----人類大腦、人類基因組、星際探索以及人工智能。基於這些回答,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近日發表了多米尼克·巴蘇爾托的題為《2016年拾個最前衛的創新思想》的文章,我們找出了2016年最有可能改變創新之路的拾大最前衛的創新流行詞。
編譯如下:
1.智力競賽
鑒於過去多年來我們聽聞的所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末日災難景象,如今人們在如何防止災難圖景變為現實方面思慮良多也就不足為奇了。利用數學來探索人類是否有可能居住在電影《駭客帝國》般的電腦模擬世界中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馬克斯·特格馬克將之稱作“智力競賽”。他所指的是人工智能軍備競賽,即“日益崛起的技術力量和日益提升的人類智慧之間的壹場競賽”。
以往出現新技術時,人類只是被動反應,而非積極主動出擊。想想火的發明是如何帶來了火警和滅火器,汽車的發明是如何導致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的產生。人工智能需要的是人類更加積極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迫從今後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要麼就贏得這場智力競賽,讓生命蓬勃發展數拾億年,”特格馬克說,“要麼就輸掉競賽,然後滅絕。”
2.可重復使用火箭
在2015年底,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藍色起源公司向我們展示了讓使用後的火箭平安返回地球的能力。對於空間探索來說,這或許意義重大,它開創了壹個新太空時代,壹個由更低廉花銷和可回收利用火箭所推動的新時代。正如科學史學家喬治·戴森所指出的:“多年來,(火箭)發射行業壹直因受惡性循環所累而蹣跚不前,發射市場局限於昂貴的裝備----宇航員、軍事衛星、通信衛星、深空探測器----都是針對那些有能力負擔壹次性運載工具的客戶。”
戴森說,從這方面來看,“可回收利用的火箭最有希望打破這壹惡性循環,朝著低耗、高效循環發射系統的道路前行”。
3.數據區塊鏈技術
如果你認為數據區塊鏈只是指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的話,那你就錯了。美國社會研究新學院的梅拉妮·斯旺表示,我們正在開啟壹個由數據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全新“密碼啟示錄”。這是壹個由價值而非信息來驅動的全新樣板:“數據區塊鏈技術顯示,贰代互聯網以價值轉移為主,是以信息傳遞為主的壹代互聯網的接班人。”
數據區塊鏈技術在貨幣、按揭等金融資產方面的應用還只是開始,斯旺說:“這意味著,關於價值傳遞----包括金錢、房產、資產、證券和合同等----的所有人際交互,均可在數據區塊鏈中實例化,以獲得更快、更容易、花費更少、風險更小、更易查找的命令執行。”
斯旺說,數據區塊鏈技術甚至能帶來新的管理模式。實際上,它的發明者馬克·安德烈森認為,數據區塊鏈或許是互聯網出現以來的最重大發明。
4.光遺傳學
光遺傳學是生物技術的壹個相對新興領域。通過光遺傳學,研究人員能夠將大腦活動和光互相轉化。2015年底,當卡爾·戴塞羅思和愛德華·博伊登因在該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獲得了300萬美元的生命科學突破獎之後,光遺傳學便成為萬人矚目的頭條新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