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16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优步 | 字体: 小 中 大
付建平是山东烟台人,在北京工作,却在上海生活。他从事的是贸易工作。2014年末,为了填补业余在机车爱好上的开销,他加入了Uber,成为一名兼职专车司机,他用家里的宝马328li做专车,平均每月赚3000元。他在北京、成都、烟台都待过,最后之所以选择上海,是因为他认为上海是一个特别有契约精神的城市,和自己的特质非常契合。
付建平的车。
付建平自述:
我在上海做Uber司机一年多了。因为平时有不少空闲时间,比如周末或晚上,我不想总在家待着,就会从家里上线,接到单子以后就去接几个客人,出去溜一圈儿。
我其实没把专车司机当做一个工作,它更像是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我在这个环境里可以很快认识一群陌生人。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上海不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城市,陌生人的关系会更远一些。我对陌生人的生活状态、想法都挺感兴趣,我想知道他们怎么活怎么想,但我不可能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人,就拉他去喝杯咖啡。做专车司机就能让我在接到乘客以后,与他们一起聊聊天,互相了解。因为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工作上的交集,到现在有些乘客我们还会保持联系,可以约出去一起打打球、骑骑车,或聊聊工作上的事。
我现在处在北京、上海两地待的状态,公司在北京,家庭在上海。一开始我留在上海的原因是我太太,遇见我太太、有了儿子也是我来上海以后最开心的事。但我慢慢发现,在国内找不到比上海更好的城市。我是一个比较讲规则的人,在我去过的地方中,比如成都、北京,以及我的老家山东,上海是最有契约精神的,让我待着很舒服。
上海的居住环境也相对比较好。虽然也会堵车,但至少不会堵得让人绝望,耽误的时间最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还有公共交通的设计,北京的地铁看着好像把整个城市都覆盖了,但地铁站下来的最后两三公里很让人头大,它没有提供其他好的交通工具来解决问题,但上海就会有公共租赁自行车,而且前半个小时不收费。
我希望上海的生存压力不要再变大了,就像现在这样稳稳地、慢慢地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可以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