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7-22 | 來源: 路禾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紐約時報》的頭條關注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式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該報道稱,特朗普將美國的很多問題歸咎於希拉裡(Hillary Clinton),稱因為希拉裡,美國人生活在越來越不安全的社會中。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圖源:VCG)
《華爾街日報》的頭條關注MH370搜尋,該報道稱,尋找MH370的叁個國家的部長在22日表示,尋找到該客機的希望越來越少,如果年底不能出現新的線索,搜尋將中止。
《華盛頓郵報》的頭條關注土耳其政變後續,該報道稱,土耳其堅持認為居倫(Fethullah Gulen,)的支持者策劃了政變。美國稱需要確鑿的證據。土耳其正在加大向美國施壓,將居倫引渡回國。
《紐約時報》7月21日發表題為《特朗普的恐懼競選》(Donald Trump’s Campaign of Fear)的社論稱,特朗普的競選取決於宣示力量,而不是可行的看法。現在,到了他向選民證明選民的信任是正確的時候了。
《華盛頓郵報》7月21日發表題為《特朗普會摧毀而非恢復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Trump would wreck, not restore, America’s standing in the world)的社論稱,特朗普的政治崛起已經讓美國傳統盟友感到不安了,與此同時也在樹敵。
美媒認為,北京在外交上犯下戰略性錯誤,反而幫助美國重返亞太。美國《外交政策》7月21日刊文稱,在讓美國在亞洲變得更受歡迎這件事上,沒有人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做的更多,甚至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自從2012年以來,習近平的外交政策就是讓中國的鄰國相信,中國的和平崛起是雙贏的。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北京遭受到壹系列的外交挫折,北京的外交政策也適得其反。
近期,中國輸掉南海仲裁案,韓國同意美軍在韓部署薩德,中日在東海關系緊張。不僅在亞洲,歐盟也不顧北京的壓力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如何解釋這些?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中國分析人士錯誤的認為美國開始衰落,中國的時刻即將到來。所以,中國的所有的戰略都是依據壹個錯誤的假設:中國經濟和軍力正在變強,而衰弱的美國終將撤出亞太,亞洲國家將對中國屈服。
《華爾街日報》7月21日披露,6月和7月裡俄軍已兩次空襲美國在敘利亞的軍事據點,根據美國官員披露的信息,其中6月16日遭遇轟炸的是美國和英國特種部隊在敘利亞的秘密基地,隨後在7月,又有壹個中央情報局在敘利亞設立的據點遭到空襲。
《華爾街日報》7月21日報道,東南亞國家的外長將與中國外長和美國國務卿在老撾聚首,將這壹個小國變成了南海問題的下壹個外交戰場。這是南海仲裁案後首次舉行的地區會議。東盟拾國的外長本周進行會面,美國在仲裁案後采取了小心謹慎的態度。美國發表了有所保留的聲明,呼吁尊重國際法,但並未要求中國放棄主權聲張。
《華爾街日報》7月21日報道,英國新財相哈蒙德(Philip Hammond)將於22日訪華,旨在英國決定脫歐後促進與華的經濟聯系。此次訪問標志著英國前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示好中國的政策繼續。此次訪問也強調了英國官員看到了壹旦英國脫歐後,中國在英國貿易中發揮的更大作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