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1-03 | 来源: 看看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王宽,原河南郑州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宽这两年在郑州很有名,不是因为他豫剧唱得好,而是因为他在茶楼卖唱。
王宽
刚开始卖唱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郑州的茶馆,用王宽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是现在的KTV、娱乐会所,时髦得很。那时候,全国上下甚至北京的茶馆都没有郑州来得热闹。然而,茶馆是年轻艺人们走穴挣钱的场所,却压根不是王宽所擅长的舞台。“我年纪大,拼不过年轻人,长时间点不上戏,人家看不起你呀,我坐冷板凳时间还不”,王宽说,“别人说得可难听了,连个戏都点不上,还是名角呢!我就只能躲在休息室等着。”
为了让客人多点自己唱曲,王宽在花甲之年再度学艺;为了增加表演性,他学习书法,还练成了川剧绝活变脸。
一台BP机、一辆助动车、一个塞满戏服的拉杆箱,每天晚上八点半到两、三点,甚至凌晨五、六点;为了挣钱,王宽奔波于郑州各个茶楼,他把这叫做"赶场子",跑得越勤收入越多。不光跑场子,红白喜事甚至哭灵,只要是挣钱的活儿王宽都接。
王宽这么拼是为了什么?
王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6个来自淮阳农村的孤儿管王宽和他老伴儿王淑荣叫爷爷和奶奶,王宽自己还有一个身患渐冻症的外孙。17年,收养6名孤儿;为养家糊口,他茶楼卖艺16年。
故事要从1998年说起。
那一年王宽回淮阳老家,一位老奶奶拜托王宽收养自己的孙子。原因是孩子失去了双亲,家中也实在没有经济能力抚养他长大。王宽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西藏工作,老父亲老母亲都是靠着邻居们的帮忙和照顾。面对家乡人这样的请求,王宽没法拒绝。不过在当时王宽并没有把孩子带回郑州,只是答应承担他的生活费和学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