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3-10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韓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樸槿惠彈劾案今日塵埃落定,法官8:0壹致通過罷免。
然而,早在“閨蜜幹政門”爆發之初,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王曉玲就已刊文指出,韓國政壇的亂象,並非因樸槿惠壹人而起:“公器私用”的烏雲從未離開青瓦台,公私不分的也不只是總統親信, “學緣”、“地緣”和“親緣”的小圈子廣泛存在於韓國社會。
雖然“韓國人希望通過民主制度實現社會正義的追求卻非常強烈”,也受儒家文化影響,希望有“內聖外王”的理想的國家領導人,但如果不解決社會痼疾,彈劾後放過反思的機會,未來恐怕會有更多的“樸槿惠”。在彈劾案落幕之際,觀察者網特重刊此文,以饗讀者。】
崔順實自稱“罪不可恕”
“樸槿惠閨蜜幹政門”持續發酵。樸總統閨蜜壹家靠著總統這棵大樹侵吞了多少公款、敲詐了企業多少錢財還有待調查,但崔順實出入青瓦台像串門,這就足以給韓國人的憤怒火上澆油。
“閨蜜幹政門”的問題核心不是邪教、不是閨蜜情、不是坊間傳言的男女關系,而是“親信幹政並貪腐”。樸槿惠與閨蜜討論政府事務,違反了壹系列法規;沒有約束好親近之人,犯了公職人員的大忌。因此,不管樸槿惠是否清楚崔順實狐假虎威的作為,她都難辭其咎。
但是,崔順實幹政只是樸槿惠之過嗎?
“公器私用”的烏雲從未離開青瓦台
崔順實面對青瓦台衛兵的跋扈態度讓人聯想到樸槿惠父親樸正熙的那個年代。當時,樸正熙器重的是與他同樣出身軍旅的部下或者同鄉,這些人被稱為“親衛隊”,不管職位高低,都擁有巨大的實權。崔順實大搖大擺地進出青瓦台正門,樸正熙的親信也曾經在青瓦台掌摑部長。
在全斗煥、盧泰愚時期,政客和公務員的腐敗現象非常嚴重,總統親信敲詐企業謀取私利的案例層出不窮。例如壹對名叫李哲熙、張玲子的夫婦就利用與總統夫人舅舅的親密關系,謊稱掌握了青瓦台的秘密資金,用銀行貸款向企業放貸,並索取高額票據,再通過票據貼現把8億美元流通到私人借貸市場。這壹金融欺詐案致使當時韓國第贰大鋼鐵公司和第八大建築公司破產。全斗煥總統的親戚們經常在各種市民團體裡任職,通過這些組織收受企業賄賂甚至勒索企業。上世紀80年代,韓國的第柒大財閥集團就因為拒絕向全斗煥總統弟弟領導的“新農村運動本部”提供資金而與政府結怨,最終因為得不到銀行信貸而破產。
金泳叁作為第壹位民選總統上台後,做的第壹件大事就是推行“金融實名制”,讓權錢交易暴露在陽光下。在他之後的數任總統也都不斷完善反腐敗法規和權力監督制度,使得權力尋租的空間越來越小、權力尋租者的動作越來越隱秘。盡管如此,金泳叁和金大中的兒子以及親信還是因為貪污和濫用職權而鋃鐺入獄。
以清廉和正義為政治資本的盧武鉉也因為親人收受賄賂而被檢察院傳喚,最終含恨跳崖以謝國民。
樸槿惠作為未婚的女性政治家,被韓國人認為最不可能被親人連累而落入貪腐泥潭。結果,崔順實涉嫌私吞公款、影響政府財政預算、勒索企業不成,而動用政府力量阻止通訊公司合並等壹系列報道見諸報端後,韓國人的失望情緒可以想見。
公私不分的不只是總統親信
如果從民選政府上台算起,韓國至今已經經歷了5屆總統。這期間,無論是聲稱自己不差錢的“保守派”還是聲稱自己道德高尚的“進步派”都被親信拖累。“壹人得道而雞犬升天”、“人情鑿穿制度法規”的現象從未消失,這也就是為什麼韓國會在前不久出台了嚴苛的“金英蘭法”。這部法律對公務員的人情往來做出了嚴格規定,從制度反腐發展到文化反腐,就是要在公務人員與傳統人情文化之間築起籬笆,切斷圍繞在權力周圍的溫暖人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