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5-14 | 來源: 搜狐文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湯恩伯的名聲是非常差的,在抗戰時期,湯恩伯兵團不戰而逃,連當地百姓都看不過去了,繳了他們的械,自己組織打鬼子。
河南“水旱蝗湯”肆大災,“湯”就是指湯恩伯,作為壹方父母官,實在是極度的恥辱。你看人家閻錫山、韓復榘,雖然名聲都不怎麼樣,但對當地的老百姓都非常好。如果連自己家的人都恨你,那你的人品確實太不堪了。
而且,湯恩伯還有壹個污點,就是賣師求榮,把自己的恩師兼岳父陳儀出賣了。這樣的人,實在是拾惡不赦。
不過,人性復雜就復雜在這裡,其實湯恩伯也並不是壹無是處,甚至在有些時候,還是非常值得敬重的大英雄、大好人。
先來看看他英雄的壹面。
湯恩伯年輕時東渡日本求學,先是在明治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後來又考入了陸軍士官學校,絕對文武雙全。
回國後,湯恩伯被恩師陳儀召去當了少校參謀,還娶了陳儀的壹個義女為妻,因此,陳儀對湯恩伯來說“亦師亦父”,至於為什麼又把他出賣了,後面再說。
柒柒事變後,全民抗戰爆發,湯恩伯被任命為第柒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率部奔赴抗日最前線,開始了輝煌的抗戰之旅。
應該說,抗戰初期的湯恩伯是非常英勇的,在南口戰役中,湯恩伯率部堅守20多天,死傷日軍2000多人,成為抗戰初期少有的幾次勝果之壹,被全國宣傳。
第贰年,湯恩伯又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跟友軍壹起創造了抗戰初期最大的勝利,戰後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之後,湯恩伯馬不下鞍,衣不卸甲,相繼參加了徐州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等等重大戰役,戰果輝煌,日軍稱其為“天字第壹號大敵”,極為忌憚。
當時,日軍對中國軍隊有個排名,戰斗力最強的是甲等,其次為乙等,最差為丙等,其中湯恩伯兵團的幾乎每個師,都是“甲等”,足見其戰斗力之強。
然而,就是這樣壹位戰功卓著的抗戰名將,卻在河南壹敗塗地。
馮小剛拍的《1942》大家都看過,當時的湯恩伯,正擔任第壹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在河南有40萬大軍,幾乎全部由當地的河南百姓供養。如果是平時,這40萬大軍倒也勉強能解決,但1942年河南遭遇大災荒,老百姓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還拿什麼來供養軍隊?
這個時候,矛盾就爆發了,湯恩伯成了眾矢之的,被稱為河南“肆大災”之壹。
不過,據當時的人回憶,其實湯恩伯在這次災難中表現得還不錯,發動部隊節約出了700萬斤糧食救濟災民,還讓所有團長以上的軍官收養受災兒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