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6-02 | 来源: Demis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朋友明年就要65岁了,可以领“老年优待证”了,所以就想起了有关优待“老年人”的一些问题。
现在对老年人的优待,采取的是“大水漫灌”式,也就是普惠,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有“优待证”,再用这个证去获取一些社会优待,最明显的就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老年卡”、“爱心卡”,65岁以上的老人都有。
我认为这样做弊大于利。
第一,许多老年人是不需要这种照顾的。老年人中的高收入者,比如机关事业单位或福利好的国企中离退休的老人,他们就不需要这种照顾。他们看不上这点儿“照顾”,因此对这样的优待是无感的。国家拿出紧张的社会资源来优待他们,换来的却是“无感”,那又是何必呢?这个群体,他们不仅可以顾着自己的生活,还可以给子女不少的支援,有什么必要给他们免费乘坐公交的优待呢?
第二,还有一些老年人仅有这种照顾是不够的。老年人中的无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比如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或企业里退休金比较少的人,他们不仅需要目前的这种照顾,还需要更多一些的照顾。对于最需要的人来说,他们对国家的优待是有感的。这批人不仅没有什么余钱给子女,甚至还需要子女养活。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一些优待。
优待不精准,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人还没解决问题。这样搞下去,还会惯出部分老年人的脾气,抱着一种“我是老年人我怕谁”的心态,反倒扰乱了社会秩序。“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的评论时时见诸报端或网络。所以,我建议对老年人要“精准优待”,以经济状况为依据,不以年龄为依据,该优待的强化优待,不该优待的取消优待。我属于不需要优待的一类,我愿意带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