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12-11 | 來源: 多維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雖然朝鮮局勢緊張,但中朝邊境的民眾的生活依然壹切照舊(圖源:多維記者/攝)
戰還是不戰,在和平與發展早已成為主流的當今世界,原本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可具體到朝鮮半島,卻成了最大的問題,而且總是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況。
進入12月,半島局勢每天都在上演新戲碼,有雄赳赳氣昂昂的"斬首論",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也就是金正恩(Kim Jong-Un)眼中的"瘋老頭";也有欲說還休的核武知識普及以及引發輿論喧囂的難民安置點,來自曾經視朝鮮為"血盟"鄰國的中國;還有"不回避戰爭"的慷慨陳詞,來自朝鮮外務省發言人所謂"剩下的就是戰爭何時爆發的時間上的問題"的最新表態…… 半島究竟會不會發生戰事?如果單從喊打喊殺的輿論來評估,戰爭已然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壹觸即發。但從中朝邊境壹切如舊的境況來看,戰爭卻仿若另壹種天方夜譚。
北京時間12月9日,多維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中國吉林省東南方位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下稱“長白縣”),也就是網傳"紅頭文件"中設置朝鮮難民安置點的所在。在沿江村、拾肆道溝及雞冠砬子等地,當談及朝鮮時,村民普遍表達了反感,其中也摻雜著些許同情。之所以反感,按照當地民眾的說法,"朝鮮那邊來的人心眼壞,偷東西、搶東西,還有殺人的。"而之所以同情,則是"太可憐了"、"吃都吃不飽"。
至於戰爭,長白縣民眾普遍無感。"9月份朝鮮射導彈,我們這裡就跟發生地震了壹樣,其他都沒有什麼。"拾肆道溝的壹位村民對記者表示,"打不起來,就算打起來了跟老百姓有什麼關系?"
在雞冠砬子村,記者正好趕上當地的集市,為數不多的攤位,有賣蔬菜、肉食的,也有賣水果、鞋帽的。不管外界叫囂的如何喧鬧如何戰雲密布,作為輿論中心的"朝鮮難民安置點",這裡卻是靜悄悄的日常。 誠如多維新聞在《鴨綠江觀察:誰在緊張朝鮮難民安置點?》壹文中所言,多數民眾對於外界爭吵不休的難民安置點,只是"聽說過",具體詳情並不知曉。而另據有軍方背景的人士對多維新聞透露,所謂的"難民安置點",在中朝邊境壹直都有,並不是這壹次才開始的。 另據壹份坊間流傳的中信軍工的電話會議紀要透露,即便半島發生動亂也不足慮。按照會議嘉賓所言,"朝鮮半島問題上,我們壹直都有預案每年都在改,按每年修改的作戰計劃,軍事上也在演習。不戰不亂無核這個既定的戰略目標沒有能夠實現的話,朝鮮半島出現動亂,我們壓制朝鮮半島戰爭的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不用去過度擔心這壹點。" 拋開大政治,反倒是邊境民眾的日常生活更值得關注。
據記者了解,鴨綠江沿岸的村鎮,人口空心化異常嚴重,每個村落裡,大量房屋都無人居住,有人的,也多是老人和小孩。詢問後得知,年輕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只留守著老幼。
壹條鴨綠江,將中國和朝鮮隔在了兩個世界。壹個在主體思想的感召下,已然成了貧窮、封閉和獨裁的代名詞,人口尚且不能自由流動,談何革新與發展;壹個是經歷過改革開放40年後,實現了大發展大繁榮的世界第贰大經濟體,是剛剛進入新時代並決心帶領13億人實現脫貧進而步入現代化強國的最大發展中國家。若論雙方還有何共同之處,那麼恐怕對兩國關系從"血盟"到"對抗"的認知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說回到開頭部分談論的戰與不戰的問題,想必任何壹方都認為戰事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處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各方卻又不得不竭力表達"不懼戰"、"不避戰"的腔調。這樣的嘴仗,過去很多,現在還在繼續,往後也不會少。 於中國而言,不管是《吉林日報》對於核武知識突如其來的普及,還是在邊境設置難民安置點,以及其他防患於未然的舉措,都是不可或缺的。畢竟,不管是特朗普這樣的"瘋老頭",還是金正恩那般的"核狂人",都存在很大的變數。誰能保證,戰事不會在某壹次嘴仗失調或是喧囂之際,走向不可逆的局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