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07-18 | 來源: 大米有文化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邪不壓正》上映後很多數觀眾都高呼看不懂,看懵了,這是壹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也是姜文所要追求的效果,那就是“難的是不好好講壹個故事”。當然還有壹些不懂裝懂的各種玄學解讀,堆砌了半篇電影理論詞匯,最後自己都不知道再說啥。
其實,不要說普通觀眾,很多影評人第壹次看這部電影也基本是壹頭霧水,包括我也是看得遠有點懵,後來回來查閱各種史料才大概明白了裡面的故事邏輯。
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網絡上也基本上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趨勢。其實這部電影的缺點和BUG也有很多,但是最近先不說,留到最後再說吧。
今天我們先從故事背景的角度進行解讀和補充,以便給觀眾壹個觀影指南。相信看完這篇文章觀眾基本會對裡面的人物關系和歷史背景有所了解,不至於看懵了。
首先我們先說說姜文的基本電影風格,我給總結兩個簡單的套路就是:1、戲劇基礎;2、魔幻現實主義。懂得了這兩條你大概就能明白姜文的基本電影套路。因為姜文是中戲畢業,所以他骨子裡壹直覺得電影應該是以“戲劇為基礎”,當然這是他中戲的電影理論,北電畢業的導演壹般都不這麼認為。所以我們看到姜文的電影中呈現出了“話趕話”的戲劇舞台的風格。這種風格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並不明顯因為那是王朔主導的劇本。後面脫了韁繩的姜文基本上火力全開,最後這個《邪不壓正》達到了高潮。這種獨特的個人風格有的時候對於壹些普通觀眾而言觀影體驗會顯得有點累。
第贰個風格就是魔幻現實主義,姜文在多個采訪中提到了“博爾赫斯”和“馬爾克斯”,這兩位南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大師深刻影響了姜文的創作風格,所以我們看到姜文的電影中有了這種大量的魔幻現實主義的畫面,譬如《邪不壓正》裡李天然在電線上行走,譬如《太陽照常升起》中的瘋媽,《讓子彈飛》中的飛上天的火車,斷了壹半身體的師爺,以及很多荒誕不經的對話等都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體現。如果你喜歡博爾赫斯或者馬爾克斯,你就對這種畫面不會太陌生。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充斥著大量的這種情節。
魔幻現實主義還有壹個比較顯著的特征就是跳躍式的敘事結構和瑣碎的思維以及非線性敘事等,但是魔幻現實主義也區別於意識流完全碎片化敘事,畢竟魔幻現實主義在整體上還是有壹個完整的故事。譬如崔健導演的《藍色骨頭》就更接近於意識流作品。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