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09-01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影 | 字體: 小 中 大
對於即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的國家,中國最近壹些高預算卻制作粗糙的電影出現票房失利,數量之多,讓人乍舌。
據8月31日報道,有人將中國國產電影始終水平低劣的原因,歸結於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有人則認為是缺乏創意所致。同時,也有人感覺到工作環境更險惡,而這種險惡與電影制作無關。
這與售票、至少與真實售票也沒什麼關系。
很顯然,壹些投資人在經濟上支持電影的唯壹目標,就是提高他們的股票價格,這可以轉變外界對電影的評價,無論其真實受歡迎程度到底如何。
中國影評人、業界觀察人士周黎明壹直在挖掘自己國家電影融資的黑暗壹面。
“當壹部熱門影片出現時,與票房增長相比,股價會在市場估值方面增長數倍,因此壹些‘金融天才’便有了這個想法:為什麼票房不能造假,這樣可以在股市上賺更多錢?”周黎明分析稱。
他還指出,“中國的電影制作方把股價增長當成終極目標,把制作電影只看成是壹種途徑。”
售票造假
有影評人說,中國票房操縱問題越來越嚴重。
中國政府調查人員表示,壹些制作和投資公司發明出了壹些偽造票房的方法。
如果公開數據顯示影片反應不錯,人們會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
因此,如果影片正上映,這些公司裡的壹家可能會買下所有夜場票,這樣看上去這部電影票都賣光了,但其實影院裡空無壹人。
中國的監管機構壹直在關注這個問題,據稱制片方因此開始只買不好的座位。然而當局已經察覺,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壹個場次中間空蕩蕩,或者只有靠牆的座位被買走,那壹定有什麼問題。
電影記者帕皮什(John Papish)是中國票房專家,他認為中國的不少利益沖突如果放在美國等國家,都是違法行為。
“壹個放映商也可以發行他們自己的電影,用自己的影院作為跳板。”他說。
“他們可以操縱自己影院的放映次數。通常情況下,第叁方售票app也會參與影片推廣,這樣他們便可以推銷自己投資的電影。”
因此,壹家公司,或幾家相關聯的公司,可以發行壹部電影,同時擁有影院,還可能有權售票。就連那些給電影評分的app都可能有經濟利益。
帳目造假
還有壹些影片被疑成為躲避中國限制資本外逃的有關規定。
如果不申請官方許可,中國每人每年的國際轉賬限額為5萬美元。
售票造假
有影評人說,中國票房操縱問題越來越嚴重。
中國政府調查人員表示,壹些制作和投資公司發明出了壹些偽造票房的方法。
如果公開數據顯示影片反應不錯,人們會買入這些公司的股票。
因此,如果影片正上映,這些公司裡的壹家可能會買下所有夜場票,這樣看上去這部電影票都賣光了,但其實影院裡空無壹人。
中國的監管機構壹直在關注這個問題,據稱制片方因此開始只買不好的座位。然而當局已經察覺,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壹個場次中間空蕩蕩,或者只有靠牆的座位被買走,那壹定有什麼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