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01 | 来源: 花生地 | 有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亚裔 | 字体: 小 中 大
”我超额完成任务,工作很长时间,但这样的努力就算再多也无助于我向上走。”
“学习上只要有一半的努力就够了,但在其他方面要做得更成功。”
一个半月前,学校开学不久,需要进行俱乐部和选修课选择。
花生考进了他坚定选择的篮球俱乐部,但是面对15门选修课,他有些举棋不定,于是来问我参考意见。
我看到有一门《领导力培训》,简介里说不光是教理论,还有很多情境模仿和小组练习,于是建议他选这一门。花生也眼前一亮,说这门不错。
但在选课过程中,这门可以吸收30人的课程,却只有5个人报名,因为不足10人下限而无法开课。最热门的选修课,是由海淀物理教研领头教师上的《物理探秘》,只招收20人,倒有60多个人报名,乃至花生的好友投注了全部100个选课币(网上选课的一种权重工具),也落选了。
后来,根据花生的兴趣,我们选了不算最热门但也比较受欢迎的《3D创意设计》。连花生不感兴趣的《法语和法国文化》、《德语和德国文化》等语言课也都选满了。
从这个故事来看,家长和学生似乎更偏好能看到实用价值的课程,而对“虚泡泡”的领导力不太感冒。
这也反映出中国家长和学生的务实心态,但是,也会因此忽视了在社会和工作中更重要的能力——领导力。领导力不仅在中国、在西方环境特别是美国尤为重要,也就是下面文章里说的,除了种族差别之外,那些在学校里碾压白人的华人乃至亚裔学霸,毕业后为何却很难进入美国精英阶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希望下个学期重新选课时,能有更多同学选择《领导力培训》。
因为,这样就能顺利开课了。
安柏
1
亚裔隐形人
有时候,我会向自己在玻璃窗上的影子投去一瞥,然后惊讶于自己的所见。
漆黑的头发,斜长的眼睛,像煎饼一样平坦、黄中带绿的皮肤,类似爬行动物的漠然表情。
我曾竭力让自己相信,这张面孔和其他任何面孔一样美丽。但这样想的时候我又觉得这张面孔很陌生。这是我的面孔,我没法否认这一点。
但这张脸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我怀疑我的这张脸在其他美国人眼里显示出的是:
一个隐形人,很难在一堆和他相似的面孔中将他辨认出来;
一个站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但毫无个性的人;
一个美国文化貌似非常推崇但实际上是在鄙视与剥削的偶像。
几个月前,我收到一封来自年轻人杰弗逊•毛的邮件。他先是进了史岱文森高中,最近则刚刚从芝加哥大学毕业。现在他更清楚自己高一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了:
“学习上只要有一半的努力就够了,但在其他方面要做得更成功。”
史岱文森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公立高中之一,完全依据考试成绩招生。这就是结果:仅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在这所学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72%。
在史岱文森念到大概一半的时候,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悦之感开始侵蚀毛的内心。他一贯都觉得自己是“一群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亚裔小孩”中的一员,这些小孩不起眼得“就像房间的装饰物的一部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