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01 | 来源: 环球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境外,有五只眼睛,几十年来,一直紧盯着中国。这不是在写电影剧本。
“五眼联盟”,听说过吗?这个跨国情报联盟机构是冷战的产物,本该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画上句号,却在后冷战时代找到了一个新“使命”,就是盯防中国。
“五眼联盟”,针对中国的一面越来越不加掩饰。因它而起的事端也日益增多。
特殊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呢?
五眼联盟,FIVE EYES,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这5个国家。不难看出,它们都是英语系国家,英国及它的前殖民地。组织的基本守则自称是共享情报,并且互不监控。
说说它的特殊性吧。世界上也有一些其他多边情报共享安排,比如北约内部。但即使北约各国间也很难做到分享所有情报,因为国家太多,它们的利益并不是时时都一致的。
五眼之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5个成员国是有着共同语言、价值观和几十年相互信任的好基友。
五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开始,只有英国和美国。它俩在破解苏联电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分享情报的重要性,决定加强情报方面的协作。1946年3月5日,美英签署信号情报合作多边协议,正式成立情报分享联盟,该协议被称为UKUSA协议。
UKUSA协议为冷战期间的英美合作奠定基础。换句话说,该协议巩固了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
加拿大1948年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56年加入。后来加入的这3个国家都是英语国家,同时也是英联邦成员,与英国有着相似的政治体制。至此,五眼联盟成立。
在联盟内,每份情报都标有秘密等级,并注明哪个国家拥有阅读权限。比如,一份美国情报机构才能阅读的情报上会盖有“绝密 仅限美国眼睛”的红色印戳,而“五眼”源自于冗长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 五眼可见”保密级别,有该标记的文件预示着高级别的文件和信息。
70多年里,这一联盟的隐匿性或者说秘密性非常高,以至于1973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高夫⋅惠特拉姆都不知道它的创建条约是什么。直到2010年6月,UKUSA协议的全文才由英美政府公布,并首次得到官方认可。
分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UKUSA协议也在不断演进,目前只解密了最初的文本。
根据1946年的原始条约,签约方同意交换以下与外国通讯有关的行动成果:流量收集、通讯文件和设备获取、使用分析、密码分析、解密和转换以及所有获取的与通讯组织、方式、步骤和设备相关的信息。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