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07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1月11日星期日是第壹次世界大戰停戰協議簽署壹百周年,當時西方戰線停火,標志著這場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的戰爭正式結束。1917年,美國在向德國宣戰後正式參戰,美國的加入對於扭轉戰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這也標志了美國正式開始參與到歐洲的安全中來。
在柒百多公裡長的前西方戰線上,人們舉行儀式紀念壹戰結束壹百周年。這場戰爭傷害和改變了世界。
美國參戰較晚,但對於提升盟軍的兵源和士氣至關重要。1918年9月26日,美國軍隊發動了由美國將軍約翰·潘興領導的阿爾貢攻勢,時至今日,這仍是美國軍隊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戰役。
戰場向導兼歷史學家蘭迪·高爾克說:“基本上,前幾天戰事進展還不錯。雖然不如潘興將軍預期的那麼好,但也比較好。但隨後德國人開始增援。”
高爾克在昔日的戰場上擔任導游,指出戰爭的遺跡和斷壁殘垣,比如瓦雷納昂戈納的這個德國窄軌火車站,戰時曾用來為龐大的戰壕和炮兵陣地網提供補給。
為期47天的阿爾貢攻勢奪回了數百平方公裡的土地。隨著法國和英國軍隊的推進,德國意識到失敗在所難免,便於1918年11月11日簽署了停戰協議。西線正式停火。
瓦雷訥是美國軍隊在阿爾貢攻勢中首批解放的城鎮之壹。這是壹個美國游客朝聖的地方 ,其中包括這些為紀念戰爭結束壹百周年而在戰場巡回展演的人。
壹戰展演者阿蘭·克拉內說: “在美國,第贰次世界大戰真的真的讓第壹次世界大戰黯然失色。”
壹戰展演者湯姆·喬丹說:“我的壹些親戚來這裡打仗,完全是希望能讓世界變得安全、民主。他們有崇高的理想。”
第壹次世界大戰中有11萬6千多名美國人喪生。1萬4千多人被埋葬在默茲 - 阿爾貢美國公墓。
“第壹次世界大戰是美國首次部署龐大軍隊來保衛外國土地。到1918年戰爭結束時,法國境內約有200萬美國士兵。”
歷史學家威廉·菲爾波特表示,盡管美國做出了犧牲,但美國對在戰後歐洲安全中發揮永久性作用持懷疑態度。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威廉·菲爾波特說:“歐洲很多年都沒有安定下來,法國和德國之間的問題更多,特別是在賠償問題上。在這裡,美國金融開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
世界大國在1939年再次發動戰爭。美國的軍事力量在歐洲安全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威廉·菲爾波特說:“我們認為建設歐洲是為了打敗法西斯主義,但我們看到它因東方陣營的威脅而得以維持。雖然冷戰結束後美國力量的性質已經改變了,但我們仍然看到美國保留了這種全球投射力並充當了世界警察。”
對於美國這個國家而言,由於競爭對手試圖挑戰美國的霸權,世界警察的角色正受到威脅。
對於美國人民來說,停戰壹百周年,讓人們有機會記住,在這場逐漸被人遺忘的戰爭中,那些沒能回家的父親和兒子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