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2-29 | 來源: 今日頭條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成人之美而美不勝收。”在為《戲夢紐約》壹書所作的序中,王鼎鈞這樣評價周龍章。
主筆/馬戎戎
年輕時的周龍章與鍾楚紅
據說,“到紐約混世面,總繞不過周龍章這壹脈”。自20世紀70年代中到21世紀初,華人文藝界大大小小的明星、著名非著名藝術家,但凡想在紐約登台亮相,幾乎都是周龍章在幕後張羅。於是,他就多了壹頂“紐約華人藝術教父”的帽子。當然,這帽子,他自己不認,他說,這稱呼該給張北海才是。
2016年,周龍章把自己40年來的經歷集結成書,談盡40年華人在紐約的興衰榮辱。其中最多的,還是鄧麗君、羅大佑、王菲等人當年在紐約的“深度八卦”。他下筆風趣,又自有分寸。在國內,這本書的名字叫作《戲夢紐約》。“戲夢人生”數拾載,周龍章說,他不信神,但信命:“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談到“成功”這個話題,他的總結是:“In right time,in right place,do right thing”,以及“by right person”。
“人生就是‘神仙、老虎、狗’。”周龍章說。
“他受苦,脫苦,救苦;他得助,自助,助人。”在為《戲夢紐約》壹書所作的序中,大儒王鼎鈞這樣評價周龍章。飄零
在海上已經漂流了叁天叁夜,15歲的周龍章早已吐盡了胃裡最後壹粒食物。他拖著虛弱的身體,背靠著小舢板的船幫癱坐,心裡不免有些焦躁:還要過多久,才能到達香港?
忽然,船上起了騷動。船工們嚷著:警察來了,下去!下去!船老大走到船尾,掀起馬桶,示意甲板上的人們進入馬桶下的暗艙。他警告這些人:“被警察抓到,就會被丟進海裡去。”
甲板上的偷渡客壹個挨壹個地走下去。周龍章的頭頂上是大片浸滿了海水的帆布,潮濕,冰冷。他的身邊,是壹個大肚子的孕婦。周龍章看了她壹眼,分不出她眼裡閃爍的是絕望還是希望。
頭頂上的帆布傳來“嗤”的壹聲,周龍章迅速閃開,帆布被割破了,刀片刺了進來。
過了半個世紀,回憶起這壹幕時,周龍章眼中依然閃爍出了伍味雜陳的光芒:“嚇死了,大氣不敢出壹聲。我和那些同船的人緊貼成壹排,手攥著手,汗毛都緊著……最後過關了,馬桶掀開,壹個腦袋接壹個腦袋鑽出來,我冒頭壹看:啊,全是高樓大廈,終於到香港了!仰著臉,當時就淚流滿面。”
“那是拾幾歲少年才有的野膽子,不給自己留後路。”後來,周龍章這樣評價當年的自己。
上世紀60年代,因為自覺被家族排斥,15歲的周龍章從台灣高雄登船,偷渡到了香港。
周龍章的家世非常顯耀。祖父周邦俊是上海灘名人,經營中西大藥房、上海民誼藥廠和中西電台,1929年創辦的明星化工有限公司,是“上海家化”的前身。“明星”公司生產的“明星”牌花露水家喻戶曉,1949年後,逐步演變為今天的“六神”。
周龍章肆姐弟跟著父母周文同、徐慧珠遷台不久,母親過世,父親再娶,從此無心經商,家族產業交由寄媽(姑媽)周文璣掌管,周龍章和姐姐周鳳章也交給寄媽撫養。
生長在台灣的周龍章,沒有見過家族在上海灘時的繁盛,然而在台灣,祖父每到生日時都要避壽,會躲進陽明山壹處宅子裡,不見人。但大家還是會找到他,非要給他做壽,幾拾上百個職員跪下來給他磕頭,他就給上百號人壹人發壹個元寶,周龍章也會得到壹個。
按照命運的出廠設置,周龍章本來應當在舒適的環境中安然長大,讀書、繼承家族產業,做個安樂的少東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