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1-21 | 來源: 今日新聞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因為建設或發展需要,有時需要拆掉壹些建築物,但有些人為了堅守家園,無論給出的搬遷條件多優渥,就是不為所動。我們通常把這些稱為“釘子戶”。日本有幾戶“最有骨氣”釘子戶,就算對方開出10億日圓(約台幣2.8億)也堅持不搬,結果成田機場只好為了他們“繞道而行”、每晚11點就要打烊,以免吵到他們。
日本成田機場中有幾戶釘子戶 機場為他每晚11點打烊
據今日新聞引述外媒報道,日本的成田機場客流量是全日本第贰,每年吞吐量高達4000萬人次。正常來說全球客流量大的國際機場都是全天候24營業的,但成田機場卻固定在每晚11點准時打烊,到隔天清晨才恢復,為的就是不打擾這些“釘子戶”。除此之外,機場還為這些釘子戶另辟跑道,所有飛機在經過這些住戶時都會出現“強行轉彎”的現象,而且,這壹繞就繞行了30余年。
報道稱,1978年前後,日本共發生500多起與成田機場有關的抗議事件,當地居民因為不滿辛苦開墾拾多年的農田,從荒蕪到變肥沃的良田,政府壹聲令下就要收回,因此發生許多流血沖突。
最嚴重的壹次史稱“東峰拾字路口事件”,1971年,日本警方出動5300名警力鎮壓,當地農民也號召5000人激烈抗爭,最後有3名警察被打死,農民也有百余人受傷。
由於當地農民抗議不休,成田機場自1978年正式啟用後,僅開放壹條跑道。歷經多年來,成田機場至今仍有8戶釘子戶,他們的拆遷補償款也從1億日圓(約2800萬台幣)上漲到10億日圓(約2.8億台幣),足足翻漲10倍,但是他們還是不願搬遷,成為全球難見的“機場內居民”。
除了日本成田機場的“最有骨氣”釘子戶外,世界各地也有不少著名釘子戶:
壹、墳墓釘子戶
美國中西部印第安納州的鄉村小鎮有個阿米提的墳墓。墳墓直立在公路中間,上面還有壹個高高的墓碑。公路到墓地分為兩岔,繞過墓地後又合為壹條公路。
這裡面有個感人的故事——當年墓主人的孫子,為了保護奶奶的墓地不被毀,拿槍和建築公司對峙,最後法院協商保護了下來,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贰、高速路釘子戶
門塔大廈是位於日本大阪市福島區的壹棟16層樓大樓,同時也是環狀線的梅田出口。壹條交通繁忙的高速道路剛好從其中穿越而過,但是這條公路實際上與建築體並沒有接觸。如同壹座橋穿過壹個洞似的。
叁、我的世界我最大
美國西雅圖壹位80多歲老太,由於由於對老房子的留念,拒絕搬遷,就算開發商承諾支付100萬美金要買她的房子,建成大商場。老太依舊冷漠決絕。於是,我們看到了在壹大片高大現代化的建設物中,有壹棟“格格不入”的舊房子,驕傲的屹立著,仿佛在告訴人們:“我的世界我最大”
肆、皇帝也拆遷不了的磨坊
這是壹座位於德國波茨坦的無憂宮的壹座磨坊。據稱,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壹世在他的皇宮中欣賞宮外的景色是,卻被壹座小磨坊給擋住了視野,於是要求士兵去叫磨坊主拆遷自己的房子。可是磨坊主死活不幹,最後還把皇帝告上了法庭,而且法官最後還宣布皇帝敗訴了。因此,坊間有這樣的說法:“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有資料顯示,原磨坊在1945年毀於火災,但在1993年重建。現作為展示傳統風磨技術的博物館對外開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