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4-27 | 来源: 加西网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编者按:朝鲜作为一个神秘的国度,不轻易接受访谈,没有网络,引人好奇。
“北方邻国旅行记”是一位刚到北韩旅行的驴友日记,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朝鲜。为避免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省略一些细节。
(一) DAY 1
我们一行 9 人应邀前往北方邻国 CX(以下称“该国”)进行参观、交流。
下午当地时间 5 点多(平壤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飞机降落平壤机场。快要降落的时候,从舷窗往下看,平壤的面积并不大,平平的一块,感受不到车来车往的城市的喧闹。从空中看,平平的、安安静静的,城市边界不规则的延伸着,并不规整的一块地方,平壤周围山地居多。还在飞机上的时候,我就看到“柳京”了,那个据说建了 30 多年还没有完工交付使用的“著名”酒店。
(图:维京)
说下入境。
去之前,了解了一下信息,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形。就是对出版物、视频文件、照片等管制的比较严格。入境的时候,手机、护照要一同交给工作人员,手机、电子产品(Pad 啥的)都要开机检查。
同行的朋友有刚从欧洲旅行回来的,手机里保存有雕塑、艺术品那些常见的人体照片,被要求删除,出版物不能出现有批评该国及该国领导人的内容。因为是去交流,朋友带了几本台历(风景照片)准备作为小礼物送给东道主,结果审查不过关,台历底座允许带进去,台历(就是风景照片印上历那些)被扣留,说可以在离境的时候取走。
当地一所大学副院长、外事处的两个干部,还有个姑娘(翻译)在机场迎接了我们。后来我才知道,外事处的两个干部和那个姑娘,在我们全部行程中,需要一直陪同我们(From 机场 to 机场)。
出来之后,有接待单位的车在等我们,跟“金杯”差不多的面包车,车有点旧了。平壤机场当然没有常见的机场那么繁华,感觉没什么航班,不是常见的熙熙攘攘的机场那样,就是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安安静静的一个小机场。机场外面的停车场上,停放着一些车辆,还算整齐,车型大部分都很旧(但是也有稍新的,奔驰、凌志啥,都有),干干净净的。呼吸到外面的第一口空气,感觉比北京温度低一
度,空气也比较干净。
机场外面都是旧旧的,没什么建筑物,没有常见的广告牌,没有出租车。但是干净。
机场去平壤市区的路有点远,开车估计有 50 分钟吧。一路上,好奇呀,不断的从车窗往外看。路况一般,就是老路,沥青的,看上去二三十年一直使用没有什么维修那样的,我们农村现在偶尔还能看到的那种道路。车的前进方向的右侧,基本都是农田、旱地什么的,无论是田里还是地里,都一律的空荡荡的。虽然季节已经可以有绿色了,但是两边都没有庄稼也没有绿色。不时的能看到有人在田地里干活。都是一群一群的,基本一个色系的(深色、黑色,也许是深蓝色,还有就是那种深的土黄色),懒洋洋的,看不出是在做什么。路过有些架设在小河沟上的桥梁,好几次看到有军人在桥头站岗。军人一律穿着军装戴着帽子,棉衣棉裤大帽子,看上去质量很差、笨重,穿着应该很闷热不舒服。
进入平壤市区,街道整洁干净。映入眼帘的,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景象,就是路两边的建筑物外墙都被涂上了各种色彩的涂料,色彩都很明亮耀眼。但就算在车上,就算隔得比较远,也能明显的看到,明亮色彩之下遮掩不住的破败。路两边的人很少,偶尔能看到人,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由当地单位的安排下,当天我们入住“解放山酒店”。朋友介绍说是该国差不多最好的“涉外”酒店,无论外表还是内部设施,大概都相当于内地城市 2-3 星级的小旅馆,酒店,对面是平壤歌剧院。
酒店眼前的这个建筑物叫歌剧院而已,我们在该国期间从没见到有举行过什么活动,不用说演出,甚至一直都没有它见到亮灯过。该国的很多建筑物都是这样,远远的看着色彩夺目,很宏大很有气势,虽然谈不上现代但确实也是那么回事。但是,看不到有被使用的迹象,没有烟火气息,晚上也都一概是黑麻麻的,莫非都是摆设?难说。
从入住酒店开始,我们全部人的护照都被“陪同”收去保管了,也没有解释,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本来以为外事部门的两个干部和那个姑娘要和我们说拜拜了,随口问了一下,人家说,“这几天,我们要跟你们住在一起,陪同你们”。才明白,哦!
当天晚上,去大同江的船上吃饭,喝大同江啤酒,看服务人员唱歌跳舞弹乐器吉他什么,有点像 80 年代遍地流行的“音乐茶座”。啤酒不错,比珠江啤酒好很多(副院长善饮)。吃得一般,没饱。船上一共有四桌人吃饭,我注意看了一下,每桌都有 2-3 个人“陪同”(谁是谁不是,不用说,你也一眼就能看出来)。
怎么分别谁是该国人?非常简单,看看他/她胸前有没有佩戴领袖像章就可以了。像章两种(两个头像和一个头像),意义没有差别。因为只有已经过世的领袖的头像才会出现在像章上,所以佩戴前者的,说明申请日期近些,佩戴的人可能年轻些。佩戴后者,说明申请的日期久远些。
哦,对了,当晚船在大同江上划行了一段,主要是让我们看对岸的城市霓虹灯。就几条灯带,没其他,很凄惨。
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至今百思不得其姐。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来说捡到我们同行的一位朋友的酒店门卡。究竟怎么知道捡到的门卡就是我们丢的,且直接就知道是某个人的?奇怪。
回来已是夜里。路上有灯光,暗淡。路上基本没有车,路两边的高楼,也就是轮廓有些灯光点缀,从建筑物的窗户里基本看不到有灯光。手机完全没信号,显示的时间也还是离境时候的北京时间。华为手机好些,下飞机就自动调成了当地时间。第二天我的手机也不自觉的调到了平壤时间。因为是涉外酒店,房间里可以看到大概三个台的电视,一个该国的,除了图片新闻,就是那种非常古老的表现先进落后思想斗争的电视剧。一个凤凰卫视,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外国电视台,都是雪花,没法看。在其他地方电视好像都只有一个台,
昏昏欲睡的样子,没人看。手机在该国比较普遍,有自己的制式和品牌“阿里郎”、“金达莱”“平壤”,据说也有“网”,是该国自己的网。外国人可以凭护照申请“国际卡”,要先登记核准,再去“国际通讯中心”开通就可以了。开通以后是可以收发邮件和微信的,但是很贵。有朋友开通了,因为贵,不怎么舍得用。
临睡的时候,出了一个故障,灯关不掉,床头的开关锈住了。叫服务员来,东搞一下,西搞一下,才算可以关灯了。
(图:维基)
(二)DAY 2
酒店房间有地暖,晚上很热。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早上七八点钟,楼下人来人往。酒店附近可能有地铁站(没看到,猜的)、公交站,来来往往的是上班的人。上班的人来来往往,基本都是深色衣服,式样基本一致(类似我国中央开大会不穿西装的场合,主席台上领导们穿的那种深色没有口袋的夹克),走路的人的步伐基本一样,没有什么表情,听不到说话谈笑或者喧闹,都是静静的,迈着很大的步子。上班的女人穿着我们八九十年代的那种样式的衣服,颜色、样式变化不大,但干净整洁。女人们喜欢烫头发,笔挺的走路,不苟言笑。男人的皮肤一律颜色较深,皱皱的,神情也是。女人好看一些,严厉。
关于行人,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行程中我们很少极少是自己用腿走路的,基本都是在车上看窗外,什么都是一晃而过。在不断“一晃而过”的时候,看到过不少的类似镜头。上了年纪的女人(也不能称为老太太,估计五十上下吧)走路,大都背着个分不清颜色的口袋,佝偻着走路,走在路上像 个“∏”(这个符号不太像,准确的说是“竖横折竖”那样的,我写不出来)。这不是个别现象,很常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早饭之后,按照规定日程去一所大学参观。
首先参观大学“革命校史馆”,还记得的是看到年轻时金日成很英俊,现在的该国领导者和祖父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该国重视教育,这所大学的学生们可以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金正日同志长期就只有一套衣服,早也穿它,晚也穿它。还有,陪同姑娘向我介绍说,为了证明该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学的考古研究人员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花了好几个月时间集中考古发掘,终于证明了该国有三千年(或者还是五千年,周围有人说话没听清)的文明历史。
对了,需要介绍一下陪同姑娘(翻译),外交官女儿,从小在中国长大,在中国读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大学读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到大三回国(说是因为她弟弟要来中国读大学了,弟弟现在北二外读书。她父母、弟弟现在都在中国,家里要留一个人在该国,你说为啥?)。姑娘正读韩国法律。长得还算漂亮,语言天赋好,东北话都会说。
在该国,无论是街道两边,还是建筑物外墙,很少看到有招牌,几乎没有“店招”。去什么地方一般从外面看不出来的。去到后,开门进去常常很惊讶:哦,原来这是个吃饭的地方呀!陌生人、游客靠自己应该找不到吃饭的地方。
接下来参观“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一栋楼,门前有个巨大的领袖塑像。关于领袖塑像要说几句。该国领袖塑像、画像特别多。地理位置显著的地方如街头、路口,一般都会矗立着巍峨的巨幅领袖塑像或者画像。在领袖塑像的旁边,一般都有便衣值守。关于塑像,有以下要求:1)车辆经过塑像路段需减速,以30 公里以下速度运行;2)拍照必须正面、完整、严肃,不可拍局部,不可有搞怪动作。说起拍照,还有一点禁忌,军人以及一切和军事有关的区域、设施等,不能被拍。先军之国,到处都是军人,穿着粗重的衣服戴着大帽子。
说“电子图书馆”吧。这个馆呢,给我们参观的就是一个大厅,估计有 1000 多平方,一排排的摆放着电脑桌、显示屏,意思就是有很多很多电脑的意思,但是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在使用,灯光暗暗的。问为什么没看到学生,答复说今天设备检修。关于检修,后面参观游泳馆也发生了。同行有人无聊,问他们是不是也用微软的系统,得到的答复是伟大的国家有自己开发的系统,叫“红星系统”。从头到
尾就听解说,说这个电子图书馆如何了得,伟大领袖如果关怀等等。但是,没人演示,不知道怎么用的。刚刚进大厅的时候,远远的看到类似图书馆办理借书的地方,有两个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 PDF 文件。我刚想走近一点看看,屏幕就被里面的工作人员关掉了。估计,那些就是“电子图书馆”吧。
关于“灯光暗暗的”,要说一点。这么些天下来,需要有灯光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暗暗的。该国能源相当缺乏。
接着参观“游泳馆”,设施很好,恒温的,但是除了看台上有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在看书外(不明白这俩学生为什么要在水气迷蒙的环境里看书),没人。问之何故,
又是“设备检修”。
中午去事先预定好的餐馆,吃狗肉和狗肉汤泡饭(爱狗人士请原谅)。同行的大哥出 600 美元买了一瓶茅台,好像是 2013 年或者是 2015 年的,纯正。十三个人(9 人+3 人陪同+司机)餐费 49 美元,茅台 600 美元。
下午,参观金日成故居万景台和少年宫,金日成故居叫万景台。汽车停在入口广场,走进去挺远的一段路,估计有一公里吧。领袖故居在一个修整得很好的一个小山坡旁边,就面对面两排小民房围成的一个小院落,摆设了一些过去的农用具什么的,万景台周围区域相当辽阔。有专门的解说,用那种夸张的、变调的、颤抖的中文。
陪同的那个姑娘跟我说,听到解说金日成同志远隔 20 年回到家(1945年)时,奶奶迎接他回家时候说的话,她非常感动,以至于流泪了。
说到这,要说一下该国领导人的固定称呼:爷爷--我们伟大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父亲--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现任--敬爱的最高领导者金正恩同志。陪同、翻译提到该国领导时,一直都是坚持用这种固定表述,完整准确。
- 温哥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