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3-15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盡管中國各地封城措施開始松動,但由於缺乏統壹標准,各地民眾復工之路仍然壹波叁折。
隨著每日報告的新冠病毒疾病確診病例直線下降,中國國家衛健委3月12日宣布,中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官方認定疫情通過拐點後,經歷了壹個多月“封城”的中心疫區湖北各地如何解封成為焦點。由於疫情覆蓋了中國所有省級行政區,解封的具體操作也將影響整個中國的復蘇進程。
自1月23日以來,湖北多地交通停滯,處於“封城”狀態。許多趁農歷新年來探親的人被滯留在城內,包括不少農民工人和外省務工人員。很多人不僅經受疫情爆發的憂慮,還因為長時間沒有工作,遭受生存壓力。而當疫情遠離,出城的路仍然壹波叁折。 出城之路壹波叁折
社交媒體微博上,“湖北什麼時候解封”的話題標簽被廣泛討論,截至13日已有2.2億人閱讀,7.4萬人參與討論。話題涉及如何出城、怎樣證明自己健康、復工出行證明怎樣開、途經地是否需要隔離等等。
壹位自稱滯留在湖北荊州的網友說,自己在上海工作,也做好了到上海主動申報、居家隔離的准備。但11日被通知離鄂通道沒有開放,壹天後通知需要辦理健康證明並簽署承諾書後即可離開,兩天後又說需要開居住社區的接收證明,而社區人員回復,沒有官方文件通知不給開證明。
另壹位滯留在湖北的人也說,各種證明辦不下來,開取接收證和通行證的手續相互制約。“健康證明有效期24小時,24小時根本辦不下來這些文件,層層關卡,政府發通知了,地方只會說不行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才能回家?”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副教授馬釗對BBC分析稱,考慮到疫情有可能反復,出城之路壹波叁折可以理解。但另壹方面,這也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反應。
他說,“中國抗疫是采取舉國體制、群眾動員的模式,抗疫成為政府工作的中心,甚至是唯壹的工作。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地方政府還肩負其它責任,比如經濟發展、社會保障、甚至民眾的心理健康等等。各地方政府對於防疫與其它工作之間的關系及優先選項有不同的考慮,這也就造成了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的地方差異。”
他建議,鑒於湖北是抗疫時間最久、經驗最豐富的地區,應該成立政府官員與醫療人員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制定統壹的解禁標准。“這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這是解決問題的第壹步。”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