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3-19 | 来源: 难逃一吸 | 有18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题图|《中国医生》海报
在这个疫情当下的开春,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走进了观众的视野。豆瓣用户为这部纪录片打出了9.1分的高分,热门短评感慨道:“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文中图片来自豆瓣和纪录片截图。)
一位晕倒的马拉松选手被送进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急诊科主任医生王军简单询问两句,明确晕倒原因是低血糖,决定留他再观察一阵子。而就在这短短几句问诊的时间里,王军接了三个电话——下一位急诊病人来了,是一位97岁、从2米高摔下的老人,病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瞳孔扩散。
直接推到复苏区,上萨博机(心肺复苏机),心电监测,注射多巴胺,打点滴......四五位医护人员围到病人旁边,一切操作仿佛发生在一瞬间。老人其实已经没有抢救的希望,但该做的努力必须要做,最初王军的判断是“按五分钟就可以了”,老人年纪大,不应该再受那么多罪。但最后,心肺复苏机持续了60分钟。
病人家属已经全部赶到,王军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描述且并未外露的悲悯:“我不建议再(接着)压了。老人骨头会全碎了,而且时间长了,嘴巴闭不拢的。”他理解家属的心情,家属签字后,心肺复苏机停了,但呼吸机、点滴都没有停,让家属做最后的告别。
电话又来了,越来越多病人涌进急诊科,抢救室已经满了。
这是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里的一个片段,真实,客观、隐忍。中国的医院,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类似的场景,穿插着轻如低血糖,重如生死的故事。《中国医生》把镜头对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各个科室,共拍摄了20多位医生,用镜头语言将真实的中国医生日常展示给大众。
疫情当下,大家对医生群体有了空前的关注与赞赏。那些专业、认真、柔情、无奈、高大的身影,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热切期盼。
而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缘起:“你这就是太执着了。”
《中国医生》的总导演张建珍博士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拥有丰富的电视媒体制作经验,是30集大型纪录专题片《飞天传奇》总导演兼执行制片人,也是《中国梦想秀》 《欢乐合唱团》《TOP GEAR 最高挡》《一百万梦想》等综艺节目的模式制作人。
她关注医疗领域已经十几年。2014年,她和浙江卫视合作拍摄了医生题材纪实真人秀《因为是医生》,以北大、协和、北京肿瘤三家医院的7位年轻的住院医作为主角,展示他们的成长。真人秀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有豆瓣用户直呼:“为什么这么好的纪录片。没有第二季了?”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